2022.6.25《原生家庭的伤》
2022.6.25原生家庭的伤
后来我渐渐发现在细节上,我是个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我习惯性自我否定,我好像特别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总在自我批判的环境里长大,所以这对我的直接影响就是,在让我毛躁的小事上我的焦躁情况非常的严重。除此之外,由于我非常会以我否定,其实我的自我效能感是偏低的,所以我会习惯性沮丧,我印象很深,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
原因:
沮丧的来源是什么呢?前段时间和教练上课的时候,我才初见端倪。教练说,最近有一个拳击的女学员,她有一个特点,就是就算自己做的不好也非常会自我肯定,所以她总是信心满满的在做任何事。而我不一样,我虽然不是一种轻言放弃的性格,但是给我上课总有种下意识沮丧的逃避感。我常常在心里说“我是不是做的不标准了”。教练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人会一下做到最好的,可是我,却认为别人就是一下就做好的,我必须得做好。这句话看上去似乎全无毛病,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我不是个完美主义的人,这个句式对我而言,就是更加轻而易举会打退堂鼓的碎碎念,仅此而已。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呢?
前几天我看了杨天真的抖音,她说,她是个非常自信的孩子。因为父母非常擅长肯定她,鼓励她。我也大概恍然大悟。对我的教育里,鼓励是缺席的。我的父亲总是会有100分的愤怒去指责10分的问题,哦不,在他眼里没有10分的事情,每件事情都值得否定一个人全部的努力。所以我理所当然的习得了这种自我否定的习惯。可是,你要知道,人的前进是必然要自我鼓励的啊,自我否定的沮丧只会让事情最终放弃完成,没有别的好处。
与之相反,我的父亲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肯定的霸主,他永远有可以夸奖自己的形容词。四个字形容他最合适,夸一踩一,某种程度可以说他是骄傲自大吧。在他眼里,多数的人都不合格。是的,他一定都不包容。他总在忽略别人的优点,每个缺点都值得放大100倍,而他的缺点呢?他却总是能视而不见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就如此,我改不了。比如,他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我知道我情商低,但我就是这样。”
他对情绪极不敏感,从不为自己犯过的错道歉。他只会说,过去了就过去了,从不在意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他的潜意识大概是“低声下气那就不是我了”。所以我的母亲永远都独自疗伤。多年下来,我对她的评价竟然是,她是个很坚强的女人。无论多少难听的话,她总能克服那些不堪,走出来。可是我爸从来没有看到,克服那些他那些恶意的评价,有多难。
许许多多应该有的教育,在父亲那里是严重缺席的。在父亲那里只有几个字“一步到位”,在他那里没有循序渐进。他只会告诉你结果,而你必须自己做到,如果没有做到那你就是笨就是蠢。想到这里,我的愤怒就又怒发冲冠了。父亲总是把教育归功于自己,却从未想过,在我的教育里他做了什么?他教过我如何学习吗?他只会告诉我“我没耐心”。无尽的指责是我对他的代言词。我对这一行为恨之入骨,却无处述说。
我是怎么突然静静的写下这些文字的。大概是因为昨天整理房间的事情吧,看着那些混乱不堪,我的焦躁就像洪水猛兽,对于安抚他们我手足无措。我想到我的父亲如果看到,他决定不会表扬我已经做到的那些,他只会说“你还没有做到,还没有做好。”就算做好,也不会得到他的肯定的。我想到了以前韩剧里有个女主就是如此,她发奋努力,却只得来一个,你怎么没有第一名的质问,原来我们是如此共情啊。
除此之外,父亲还有一个特点,他总是会把他对我的建议,强制压在我的事情之前,他永远是领导的优先级。即使我手头有别的事情,也强制要求我打断,做他认为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的时间管理系统是混乱的,因为我就算没有做好作业,就算我认为我事情没做完不应该吃饭,我也会被强制去吃饭,这导致我,下一次回到写作业的状态需要很久也无处生冤。“你们能不能听我说?”
在有他的家庭教育里,我获得的常是谩骂。他的鼓励少之又少,也让我最终与他对立。孩子的视角某种程度是公正的,就像我会说我有个很好的妈妈,却不会说我有一个很好的爸爸一样。因为他对我的那些“暴行”,他从未想过道歉。他只会对我现在的结果沾沾自喜,然后把我不好的地方归咎给妈妈的教育。“你能不能想想自己做了什么?你在进行的教育还是指责???”
如果没有我的妈妈,或许我早已不在这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