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体育健康&养生

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日月星辰JC
图片来自网路

上大学时,出行常乘坐学校附近的一班地铁,有时候晚上八点多才下地铁回学校,总能在地铁站出口看到四五个大叔大妈在踢毽子。十几平米的小空地,几人围成一个小圈,就着那地铁的灯光,互相传着毽子,毽子在空中来回飞很久都不会掉下来。

我下车的那一站地铁建在地上,出站需要下三四层楼高的台阶,一般我下楼梯都特别快,但如果我在楼梯口看到他们在下面踢毽子,我都会刻意放慢一下脚步,边下楼梯边欣赏他们的表演。他们技巧之娴熟,往往在我一步步下到最后一节台阶的时候,他们还在互相传接。地铁口人来人往,往往为了给行人让路,他们不得不把毽子传给靠里边一点的同伴,这时候是他们最容易失误的时候,而他们却总能轻松应对。

我虽然没有当面鼓过掌,但每次看他们的表演都在心里给他们点了无数个赞。

后来有一次去天坛公园玩,左转右转,偶然间发现有一块类似广场的地方挺热闹的,沿着小路走近一看,发现广场上也满是踢毽子的人们。大家三人或四人组队,互相练习,大多是普通的传接,毽子能来回被传接几十次。偶尔有人觉得无聊了,便会来个高难度的不看毽子后脚跟接毽子或者交叉脚接毽子,成功了往往会赢来大家的赞叹,失败了也没人笑话,就当是活跃气氛了。

看样子他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不知道他们在这个地方一块踢了多久的毽子了,但那炫技的实力,自然是在这一天天的练习中慢慢磨练出来的。

因为喜欢踢足球(以至于前面的“传接毽子”我会顺手打成“传接球”),所以偶尔也会颠几下球,深知能够做到熟练颠球实属不易,花式颠球更是难上加难,而我因为没有勤练过,水平也仅仅停在一般的颠球上。

之前我一直觉得颠球和踢毽子相差不多,有一次姐姐心血来潮买了个毽子踢,我本想着我也算是会颠球的,那么“颠”几下毽子应该没问题吧。可试了之后才知道能踢三四下都算不错的了。而且踢毽子不能用脚背踢,特别疼,只能用脚内侧踢。那时候我才感觉,踢毽子要比颠球更有难度。又想起当时看到的那些大叔大妈们那么熟练踢毽子的场景,心中更是充满了敬佩。

其实,踢毽子和颠球确实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如果想要技巧娴熟,都需要苦练才行。那些大叔大妈坚持踢了多长时间才能够达到那样的水平,我不得而知,但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只有不断的坚持,才能保持和提高。

在这一点上,想掌握任意一门技艺又都是同样的道理:勤学苦练,方能熟能生巧。

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功夫下到了,“巧”字便随之而来了。

图片来自网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