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不擅长沟通,被气哭了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喵记杂货铺

脾气性格都特别好的同事L,今天在公司挂掉客户电话后,气哭了。

我们是做TB的产品,给公司提供技术服务。都是搞技术的,就容易相互理解,但也有不想理解你的人,抓住你话里的漏洞不放,胡搅蛮缠就是要你满足他的需求。

这个女客户之前就听同事提起过,这家公司本身就没对我们的业绩做多大贡献,自己时间宝贵却下班还同事L解决问题,L提供了升级服务的解决方案后,还要纠结执行方案的难易程度…

要知道,对于搞技术的来说,这个方案不仅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执行起来也只是用到基本功。如果个人能力不强,也只是多花点时间而已。

“别人都是这样执行方案的”,这是同事L的想法。这没毛病,也理所当然,毕竟这个方案目前来看是最优解。

“我既然用了你们的这个服务,就要当前服务上解决问题,这是你们该做的”,这是女客户的想法。

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其实都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沟通的目的是要双方达成共识,而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试图说服对方,就会出现大问题。

女客户的蛮不讲理背后,是担心升级服务也不能解决问题,是担心自己技术人员短期内搞不定升级。

同事L其实可以这样表达:首先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和想法,然后这个问题大概是怎样的原因,解决方案是这样来的,预期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背后有怎样的风险,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什么服务,你可以放心升级。

可能会有人觉得,太啰嗦了!但效果好啊!没错,我后面才知道,这个女客户也是我之前服务过的。

当时也多次让我给她打电话沟通问题,每次电话前我都会调整好心情,怕自己忍不住跟她怼起来,我还吐槽过她难伺候又脾气差。但我比较幸运,最终她接受了我的方案。

我能让她接受方案,除了幸运之外,我想是因为我做到了换位思考。我从她的角度出发,说出她的顾虑,也结合实际告诉她,这个方案就是最优解!她能感受到我的真诚,所以她相信并接受了。

经过这件事,我越发感觉到表达能力和共情的重要性!而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可以通过大量沟通来实现的。共情,则更多地来自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