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读书会总结分享

读书纪 | 第七课 月入3万就很美好?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9人  李萌萌

2017年11月26日@老码头

好久没见到大家了,很开心的reunion。

这次读书,在格致诚的小结课后半段,有几个很不错的启发。

1. 在“意未尽诚,心未尽正”的时候,不可以“自信从其意欲”,这样会出乱子。只有达到一个“诚正”的程度之后,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时候木木提了一个问题,不追随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是不是一种内心的诚?(有改动)这个问题牵出了不少讨论:

1)首先是不同圈子有不同的规则,世俗意义的成功有自己的规则,而不追随的生活遵循的则是另一套规则,两者没有好坏,只是不同的选择;

2)其次,“诚"意味着已经“看透” 各个圈子规则之后的选择,它意味着做选择的主体的思维层次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包容度;

3)“看透”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做到”,因为做到不仅需要能力,还要时机和运气。领会到这一点,倒是解答了我一个一直以来的认知误区:那就是强者才有选择的话语权。

其实我错了,选择权和强弱是没有绑定关系的,因为即便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依然可以“从心”(follow the heart),在内心深处为自己打call。

这让我想到,以前曾经看到,马云一度感慨,其实月入3万的时候,幸福感可能是最高的(换言之,他现在还没那个时候幸福)。

这话我是相信的。很显然,马老板已经吃透了不少圈子的规则,但仍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从心所欲”。无论因为身在其位也好,身不由己也好,他现在的处境何尝不是自己的选择,看样子,他应该还没达到诚意正心 -- 甚至我在想,人在其位,真正做到“诚意”的现实代价,或许有点大。能不能抛开是一念之间,但很难跨出这一步。

2. 每个人都需要找寻自己的“诚”,除非你把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完完全全交给了另一个人,给了绝对的“信”。

作为一个怀疑论者,我是绝做不到这一点的,也许不少人会一定程度的“信”,但真正做到完全的信,大概是需要天赋的。

信和信之间也有差别,有完全撒手自暴自弃式的信,也有和权衡之后一闭眼、带着部分理性而破釜沉舟的信。第一种我见过,大部分是一些不理性的女性,希望通过完全的依附获得“简单”的人生;第二种,想了想,仿佛只存在于历史故事里,那种充满了“士为知己者死”、“死心塌地”地追随者,但背后想来应该总有一些利害关系,或者关系的双方由于认知悬殊,一方已经彻底收服了另一方。

其实这个应该和文化也有关系,在较少强调个人主义,而是更多放诸于家国、或者集体的时候,人们更容易“献身”。简单的付诸“信”的追随,而模糊了个体本身的存在感,因为为此而放弃寻找自己的“诚”,就好比是封锁了探求世界和自己内心的路径。所以其实,哪怕是一部分的“信”的给予,也是值得三思的。

ps. 最近在重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读到芒格所分享的最核心的理念,他所讲的用于解析现实世界的“普世智慧”和“多元思维模型”,倒是个很不错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扩大自己认知的圈子和规则,帮助我们更接近自己的“诚”。

读了这么久《大学》,其实感觉它解决或启示的更多是偏认知层面的问题,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高高的理想状态下的标杆 -- 从格物致知最终达到亲民明德止至善 -- 但从我们当下的现实,和这个高高的目标之间,差了一座云梯,也就是具体到达的方法。

单说格物致知四个字,本身还是能解决不少偏个体的拎不清的问题。但如果真的要解决真金白银的现实甚至商业问题,还是要配搭着一些类似芒格提到的多学科的基础原理和方法论,更行云(酸)流水(爽)。而且这个解决能力也是有层次之分,就像前面屡次提到的那个思维格局的盒子一样,各种复杂的问题解决的越多越熟练,盒子(格局)也会随之越来越大,所谓知行合一。

真的像前面提到的“不做到”而能先“看透”的情况,其实并不容易,总离“i was there”差了那么点意思。

psps. 最近连着读《大学》和读芒格,想通了不少事儿,这篇其实写得相当顺畅。不过回头看看,仿佛也没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捂脸),大概是没有表达出若干分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