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
文‖sweet橘子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古人常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就是说当人民的粮仓储存充足,衣食无忧时,他们才会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向来对文明礼仪十分重视。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当中便包含了“礼”可见它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人,它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类会语言而知礼仪,懂创造。
从小我们的父母便会教导我们要讲礼貌,父母会告诉我们见到认识对叔叔阿姨要叫人,不叫人的话便会显得自己没有礼貌。这讲礼貌也涉及到一个“礼”字。可见这个“礼”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是随处可见的,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一个重要基础。
那么我们的古人又是怎样讲礼的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又有着哪些让我们影响深刻并且可以为之学习的礼节故事呢?
孔融让梨是最常见的一个经典故事,家里的一家人在分一盘梨。一盘梨自然会是大小不一的,正常来说没有小孩子会愿意选择那个小梨,但是孔融果断地挑选了那个最小的梨,并毫不在意地说道:
“将最大的梨让给弟弟。”
哥哥的礼让可把弟弟开心坏了,自此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愈发友好。
孔融那样小便知道礼让,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至今流传下来,成为教育子女的故事。遇到好的东西不能够一味想着自己,有时候做一下让步让给那些比我们更加需要的人何尝不失一件好事,不失为一种“礼”呢?
程门立雪。相信大家也一定不陌生,讲的是一个学子求学的故事。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杨时和朋友游酢去老师家里问题。到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见老师在午睡,便 不忍心打扰,就静静地在门外等候。此时天寒地冻,在门口多站一会怕是就要被冻僵了,但是他们二人却始终没有打搅老师休息。
等老师醒来,地下已经积了一层雪,没过了二人的膝盖,脸颊被冻得通红。老师见到便连忙将学生请到了屋里。这件事情也被后世流传,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战国时期廉颇身为赵国的一员位高权重的武将,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可是身为武将的一个执念一直在困扰着他。那便是那蔺相如身为一名文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为何能够和他一样身居高位,让他十分不服气。为了此事廉颇一度想要给蔺相如比较比较,看一下到底是文官厉害,还是他们武将的拳头够硬。
但是蔺相如知道了 这个事情之后并不选择和廉颇计较,而是选择绕道而行,最后廉颇知道蔺相如的胸襟之后二人还成为了至交好友,他们一文一武为朝廷效力。
这些故事都将礼体现的淋漓尽致。可见礼仪对我们的重要性,它可以是我们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也可以体现个人的品德。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不讲礼的人。比如之前老是能够在网上看到一些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就是有些老人会对扶的人进行敲诈,导致了很多人不敢再去做这样的善举。这样的老人便是不讲礼节,对于想要帮助他们的人他们却想要敲诈,从根本上破坏了礼。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一个讲礼貌,有礼节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和更多的人做朋友,你的礼节也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成就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