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如她
粉黛如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在读高中时,初读林黛玉的《葬花吟》,看到的诗句。只道是好几年的春秋,天上竟掉下了凄美的林妹妹。
诗句充满悲凉,人间充满疾苦,这不仅是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所致,从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她的现实处境。
粉黛如她
你看,她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凤刀霜剑严相逼。在富贵笼罩的大观园里,各路人马,各种人生汇聚。
按理说在大观园的里,贾母是最高的掌权者,而黛玉又是唯一的外孙女,应该对她关爱有加,可以享受美食佳肴,可以在大观园里快乐的成长,然而,黛玉竟写出了如此让读者也跟着悲伤的诗句,是与她的“来龙去脉”息息相关的。
让我们来看看黛玉初次进贾府的场景。
黛玉从小本住在安静祥和的林家,林家系世禄之家,也是书香之族,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她本可以在林家平安幸福的长大,六岁时,却因其母贾敏病故,黛玉遂成了孤儿,后父亲林如海也染病身亡,父母双亡,母亲死后,贾母念及孤女孤苦,于是将她接至贾府生活。
粉黛如她
初到贾府,满怀希望的黛玉,小心翼翼,贾府毕竟是大户人家,当时黛玉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在与贾母等一大批亲戚见面之后,贾母命人带黛玉“去见两个母舅”。两个母舅一个是荣府长房贾赦,另一个是二房贾政,都是荣府中地位显赫的男主人,也是黛玉母亲贾敏的亲哥哥。
按理说黛玉远道而来,孤苦伶仃,本亲舅舅应该极力欢迎,让黛玉暂时感受到亲情的力量,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两个舅舅都分别因事耽搁,未来见黛玉。
对于此事,一个方面来说,黛玉当时也就五六岁,女儿之家,两个舅舅即使与黛玉见面了,也找不到多余的话说。另一方面,加上有贾母、王熙凤等人相接,他们可能没把这次见面“当回事儿”。
粉黛如她
但对于黛玉本人来说,黛玉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失落,两个舅舅,一个避而不见,一个不见踪影,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会没觉得有什么。而对于细腻,初次进贾府就小心谨慎的黛玉来说,这是在年幼的灵魂里种下了深深的劫,初来乍到,就已经被冷落在一旁。
还有一种说法是贾赦和贾政为何不见黛玉,权因一个“礼”字,钟鼎之家讲求孔孟之道,古时大户人家,贵公子拜会朋友,得先要拜会对方母亲,妻子。但只是口上说着拜见,人却只需要到对方的阁楼下行礼即可,不需要真的见面。黛玉在进贾府时,依礼随邢夫人、王夫人拜见舅舅,贾赦派人传话:“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到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而到了贾政住处,王夫人才说:你舅舅斋戒去了,再见罢。”就此全了礼。
可能是贾赦真的抱恙在身,贾政真的斋戒去了,也是担心见了黛玉后再添伤感。然而说又能说的清楚?反倒是让年幼的黛玉增长了一番阅历。但凡是两个舅舅其中一个与黛玉相见,也不至于让敏感的黛玉凭添忧愁。
寄人篱下的感觉在初次见面时就被写的淋漓尽致,人再坚强,也比不得年少失去双亲,孤身一人投奔他乡,在别人的地旁上演人生的悲欢离合与爱恨交织。这一点,或许我们根本就比不上黛玉。
黛玉之于宝钗,很多不同。不仅出身不同,性格也迥然有异。宝钗不同于黛玉,自小有母亲及哥哥的疼爱,黛玉则不一样,虽有贾母等人口里呼唤的“心肝儿肉的”,但也逃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命运。黛玉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再来看她的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是经历了凄风苦雨,哪能写出如此诗句,让人读了后也跟着喘息,跟着哀哀她的凄苦人生!
粉黛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