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237
2024-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4-6-25 二百三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语音整理
在儒家的传统思想中,智、仁和勇是三个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人精神境界不同的体现,也是一个君子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品质要求。在《中庸》里明确地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实际上也是希望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具备这三种达德,成为具有精神追求的真正君子。
本章在修辞上明显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就是说智者、仁者、勇者这些君子,同时都应该具备不惑、不忧、不惧这样的品质。
我们来看文本。“知者不惑”,“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不惑”是没有迷惑吗?肯定不是。如果说一个智慧的人就不会产生疑惑,那么孔子在晚年就不会存在那么多问题了。这里的“惑”是不惑于外物的意思,就是不被外物所迷惑。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往往有一些人都容易受骗,其根源就是被外物所迷惑,起于自己的贪心。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贪念一起,就离上当受骗不远了。“智者不惑”,意思就是说智慧之人不惑于外物。当一个人对外界的诱惑无感的时候,那些浮于外表的虚荣的东西对他来讲都不重要,这就是智慧。
“仁者不忧”,就是一个有仁德的人,或者说一个有仁心的人,他的忧愁很少。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得失荣辱,整天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终日里患得患失,那自然是进亦忧、退亦忧,过得非常拧巴。假如你心中有了浩瀚的世界,不计较个人得失了,就会过得通达而畅快,忧愁自然就少了。就是觉得自己失去了,世界得到了;自己吃亏了,别人获益了。举个例子,楚王曾经丢了一张弓,手下的人都要去找,楚王说不用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楚王的意思是,我虽然丢了一张弓,但是这个弓又没有消失,还是被我们楚国人用了。
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个视野放的再高一点,再远一点,连这个“楚”字都去掉,变成“人失之,人得之”,这样就更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所以说,当一个人心中有“仁德”的时候,以别人为重的时候,就不会对自己遭受的那点损失耿耿于怀了。
所以有人说,忧愁的根源来自于自我的放大。自我越大,忧愁就多。如果心中有别人,忧愁自然就减少了。
“勇者不惧”,是不是就是说勇敢的人什么都不害怕呢?显然不是。我们知道孔子是怕死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惧”在这里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要有勇气。所谓的勇气,就是明明怕得要死,但是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去做的。这就叫做不惧,就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总之,在孔子看来,对于真正君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要有智者的不惑,还要有仁者的不忧,还有勇者的不惧。后人就把智、仁、勇这三大德行,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合起来称为儒家的三宝。
同样,道家也有三宝。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所以道家三宝是慈、俭、谦。
从儒家与道家的三宝的不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智、仁、勇,对自身的修为要求更高一些。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体现了孔子对于社会的改良所付出的努力,恐怕要比老子更多一些。
钱穆解译
〔解〕
知者不惑:知者明道达义,故能不为事物所惑。
仁者不忧:仁者悲天悯人,其心浑然与物同体,常能先天下之忧而忧,然其为忧,恻但广大,无私虑私忧。
勇者不惧:勇者见义勇为,志道直前。
本章知、仁、勇三德,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皆达德。
学者能以此自反而加体验,则此心广大高明,希圣希贤,自能循序日进矣。
〔译〕
先生说:“知者心无惑乱,仁者心无愁虑,勇者心无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