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1
那天被退稿,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回了。我沮丧地躺在床上说,我太笨了。
先生说,看来这几天看的书对你没用啊。
我猛然惊醒,这种对自己能力的判定,很容易成为放弃的先兆。
我不能放弃啊。
突然想起来,他前几天刚给我说过,希望这本书能对你有帮助。
这本书就是《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在这本书里,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天赋决定的,更受到追求目标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影响。
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这本书美国亚马逊在心理学排行榜上连续十年上榜,还受到比尔盖茨的撰文推荐。
在对成功进行数十年研究后,德韦克博士得出结论:成功的根本不在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用固定型思维模式指导,就会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容易满足于现状,害怕挑战。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他们更注重成长,而不是成功,也就更愿意不断地学习和挑战。
德韦克博士对“成长型思维”的突破性研究,还荣获了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
先生推荐我读这本书就是希望我能学习成长型的思维模式,不要给自己下定义,要增强抗压力,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不要惧怕挫折。
2
在《终身成长》里,德韦克博士告诉我们,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天赋直接决定后天的成就。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
因为对才能的认定不一样,具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人认为成就取决于天赋,天才是不需要努力的,只有能力一般的人才不得不努力。
因此他们会怕遇到挫折,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没天赋,甚至会一蹶不振。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信,人是有潜力的,能力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他们敢于直面挫折。
他们更看重成长,而不是当时的成功。所以更愿意通过挑战去发现问题,尝试各种可能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执教三年,郎平就带领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从低谷到冠军,在里约奥运会实现了大逆转。
对于女排精神,她这样解释,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
拼搏过,付出过全部的努力,结果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或许这就是大家说的“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只要付出过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一样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有缺陷。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即使先天条件好的人也未必一帆风顺。
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面对这些困境,虽然未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更有勇气。
或许这就是德韦克博士想要告诉我们的。
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要改变思维模式,只有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才能让我们成为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
3
《终身成长》也给我们提供了改变的方法,不要否认固定思维模式的存在,但要了解它出现的缘由。比如我就是在遇到挫折时,固定思维模式出来溜达,告诉我“你太笨了”。
而我要做的就是告诉它,我一定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请给我时间去努力,让我再去尝试一把。
不是这本书对我没用,而是因为改变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不能一下子把我那部分固定思维模式切掉。
但我可以不断地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教育固定型思维模式,不断地强化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功不是随便得来的,同样改变也不在一瞬间。
我做好了准备,迎接挑战和挫折。不管暂时的结果如何,但我会持续努力。
相信总会达到自己想要去到的地方。即使不能够,努力的过程也会遇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