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金小仙林湖

温暖的金小仙林湖(2020.12.01)

2020-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华琴_5c0e

【温暖的课堂,什么样?】

温暖的课堂,什么样?

一定会有多种特质吧!但,不论怎么样,其中一定有参与率这个因素的存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课堂的参与率呢?特别是在当下,如何才能保证课堂的参与率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破解的一个问题。

一、当下现状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眼下的现状。

“数学故事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曾经面向一年级学生做过学情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就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有超过一半一年级学生已经提前学习,并获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2016—2018年间,金小仙林湖语文学科曾开展“生活化识字”研究。围绕识字量的多少,面向一年级学生做调查,也发现普遍存在提前识读的现象。

提前学习,提前认知,已经不再是个别家庭的选择和个别孩子的情况。

二、破解办法

在这些人数绝不在少数的提前学习的人群中,又呈现水平的正常差异。再加之,不在此范围的少数,更是因此构成了学习基础和准备情况皆不相同的参差多态。

怎么兼顾?

(一)零起点:学会解

零起点是学习的应然状态,不过,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导致“零起点”已成不占优势的少数。尽管如此,教学需首先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致力于通过课堂教学,助学生学会,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蜕变和提升。

(二)已会的:教人解

另有人数反占优势的多数,在课堂学习之前,便已经借助提前学习,对课堂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方法有所掌握,那么,这部分学生,课堂上怎么办?

如果,仍是按照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一人讲,学生一起听,则课堂就会对这部分学生缺乏吸引力,造成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那要怎样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让这部分学生不因已学而产生懈怠呢?

可安排这些学生作为小老师,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让这部分学生来面向全班讲解、提问、总结、提升,等等。

让已会的学生,教还未学会的学生,一方面,对于讲题的同学而言,可在表达和分析中获得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尚未学会的同学而言,由同一话语体系的同学来讲解,听起来会更容易理解,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会更好。

三、学习目标

尽管,提前学习的同学,已经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但是,仅有这些对于完成整个学科的学习而言,仍显得远远不够。

因此,要面向不同准备状态的同学分层提出不同学习目标。

(一)零起点:要学会。

于零起点的同学来说,通过课堂的学习,一定要能够学会基本的方法,能够完成面向全体同学设计的当堂测评或者巩固练习。

(二)已学过:能优化。

而对于那些已经学过的同学,又该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

比如,已经会解答的题目,经过课堂的学习,要能够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如果能一题多解,还要有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与探寻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意识,能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启发,从而生成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课堂的学习,要能实现“从有到优”的目标,不仅会解答,而且能够一题多解。

四、适用范围

哪些内容能够适用“生教生”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哪些问题适用“生教生”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同一节课上,每个问题,又分别适用哪些学生主讲?……

这些都是需要在打算让“生教生”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并且考虑好的问题。

(一)适用内容

上述“生教生”的学习方式,即便是在学生都是零起点的前提下,也有用武之地。

比如,一个单元学完,整理与复习的时候,总有学生因为学得比较扎实而具备做别人“先生”的能力,可以承担起做别人“先生”的任务。这时候,“生教生”可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活可干。

再比如,在整册内容都学完之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以让不同学生都有需要参与的理由,都有可以参与的方法。

(二)适应人群

同一节课上,同一个问题,适用哪些学生主讲?也就是适应的人群问题又该怎么厘清呢?

同样,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表达能力,酌情予以安排。通过尽可能的问题与思维匹配的交流,使得不同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不同学生都能有所获得。

温暖的课堂,什么样?

显然,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你来我往,不属于此列。

课堂是所有人的课堂,所以,应该努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

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那就是让能者为师,生生互动。

老师,真正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学生,在学生有危险时,有需要时,及时现身,出手相助。

已经进入单元复习,正是在课堂上反复让生教生的季节。

以此记录,以兹提醒,也为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