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跑题了

2019-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fa149c8ac203

      今天学习《出师表》。几遍朗读后,开始理解文句意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是《出师表》的首句。就这句话,我讲了一节课。聚焦在“崩殂”一词上。

        我给学生讲,“殂”,死亡的意思。“崩”,本意是指“倒塌”“破裂”的意思。“崩”,旧指帝王死亡。我随即问学生,“崩”,怎么会有“帝王死亡”的意思的呢?学生茫然,教室里一片安静,无人回应。

        于是,这节课开始跑题了。我知道,这时候可以跑题,也应该跑题。

        我问学生,据你们所知,表示“人死了”这样的意思,有哪些说法呢?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

        逝世,死了,挂了,去见马克思,走了,睡过去了,升天,上西天,闭眼了,夭折,享福去了,上天堂,老了,进棺材,去世,离世,进火葬场,牺牲,就义,光荣了,阵亡……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想了不少,且兴趣盎然。

        接下来,我也补充了几个,比如;停止了思想,填沟壑,殁,卒,撒手人寰,马革裹尸,杀身成仁,寿终正寝……

        罗列了这么多关于“死”的不同说法,我选择几个讲了一下:

        “夭折”,指未成年而死;

        “老了”,指年龄很大的老人自然死去。

        “停止了思想”,这是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特指马克思逝世,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

        “填沟壑”,是指下层人死去,这样的人死去尸体是用来填小沟的。

        “殁”“卒”,都是古语中死的意思。

        “光荣”,指将士在战场上牺牲。

        “马革裹尸”“杀身成仁”“寿终正寝”这几个成语的意思,我也讲了一下。

        于是,我问学生,同样是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的说法呢?学生似乎说不清。

        我让学生给这些词语归类,所分的类别有这么三个:书面语与口语;表示敬重、表示轻蔑、表示中性;现代的、古代的。学生的分类基本没有问题。

        按理说,到此可以收场了,但是,我没有。我追问学生一个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同样是“死”,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呢?你从中有何发现?

        一个说,说法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夭折”,是说小孩的;“老了”,是说老人的;“停止了思想”,只有对那种有思想的人才说。

        一个说,死的人不一样,说法就不一样,皇帝地位至高无上,他们死就像大山崩塌,平民百姓地位非常低下,他们死了,只是为了填小沟。

        一个说,古人讲话与我们现在讲话不一样,古人讲话很深奥,我们现在人讲话,很明白。

        一个说,看对死去的是不是尊重。尊重的一种说法,不尊重又是另一种说法。

        …………

        看来,学生们大致明白了。于是,我总结了几句:生与死都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过程。对死的不同的说法,其实是表明了别人对他的一种评价,从而也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等级的划分。对“死”的不同说法有哪些,这不仅是我们在学语文时应该关注的,也是我们关注中国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点。

        我忽然,又想到了一个现象。我问学生,你们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理发,这理发有哪些说法呢?

        又热闹了。

        剪毛,剃头,美发,理发,剪头发……

        我说,从剪毛到剃头,到理发,再到美发,这是人们对理发这样寻常事情说法的变迁。那么,这样的变迁说明什么呢?

        “说明了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美了。”一个学生举手回答。

        “这说明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另一个学生这样说。

        “回答正确,不错不错!”我立即呼应。

          “好了,下面我们接着讲《出师表》。”世上竟有这等巧合的事,我刚说完这句话,下课铃响了。班级中荡起了笑声,笑声盖过了铃声。

        我潇洒地挥挥手:“下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