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的传承,彰显了一个医生的职业精神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15人
子衿吾文字坊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实习。最初,见血就晕,看到给病人打针,浑身就起鸡皮疙瘩。
一次,做胸膜穿刺手术,带我的牟医生说:“你观摩好几次了,这次,你亲手来做。”
“别怕,按我说的步骤做。”牟医生温和的话,让我渐渐冷静下来。当手术室的门“咔嚓”一下在身后关上时,我明白,已没了退路。
手术好漫长,汗水将我的前胸后背都湿透了。我的手抖得厉害,注射器仿佛铁棒一样沉重。牟医生的鼓励,让我再次镇静下来。在牟医生的指点下,我精细地完成了每一个动作。
手术出奇的成功,连牟医生也深感意外。
休息时,我好奇地问:“来外科实习的学生有好几个,偏要让从没拿过手术刀的我做这个手术?”
牟医生神色凝重:“八年前,我和你一样,看到手术刀,就紧张。当时,你父亲也是这样教我的。”
十年后的一天,我指点实习生小米,做一例胸膜穿刺手术。根据我的提示,小米精心地做完了每一个环节。手术后,小米仿佛生了一场大病,面无血色,虚脱了一般,软塌塌地坐在椅子上。她用清澈含泪的眼睛,哀怨地望着我:“叔叔,为啥让这帮实习生里,最胆小的我做这个手术呀?”
我微笑着说:“可能你不信,当年我比你还胆小,你父亲也是逼我这么做的。这道坎,是你迈向职业外科医生的第一步。”
我向小米隐瞒了实情:手术中,蒙着脸的患者,就是小米的父亲牟医生。牟医生在三个月前得了胸膜炎,却一直瞒着女儿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