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2018-11-29  本文已影响10人  奶爸锐评

                      1

2018年11月20日中午,云南省昭通市北闸镇中学,有数十名学生在操场上激烈群殴,现场尘土飞扬,火药味十足!

随后,该校发出一份“情况说明”,其中声称,因调皮学生之间的口舌之争,当天中午12点58分,九年级304班部分学生、八年级315、321班部分学生共约20人发生打闹事件,事件约持续1分钟,无任何学生受伤,未造成任何后果。

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及时召开了参与事件的学生所属三个班班主任会议,查找了参与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心理疏导等工作。

学校表示,将再次进行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加强课间值班教师的巡查力度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2

关于校方事后发布的“情况说明”当中,奶爸认为,有几个细节值得认真质疑、细细推敲。

一、事件性质。

如此大规模、群体性的学生间的激烈冲突,不夸张地说,就是打群架!

但是,在该校口中,却变成了口舌之争引起的“打闹事件”。一个“闹”字,立刻就使事件的恶劣程度消减了大半,似乎发生的是几个孩童间的玩闹。

学校对措辞的拿捏之精妙,看待该恶性事件时态度之举重若轻,功夫了得。

二、“斗殴”参与人数和持续时长。

在“情况说明”中,学校声称涉事学生仅“约20人”,事件持续“约1分钟”。

然而,根据已曝光的现场视频画面,可看到参与斗殴的学生乌黑一片,乱作一团,人数众多,目测至少数十人,而且绝不可能只有短短一分钟!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事件关键信息竟遭到如此大幅缩水,校方的深层动机让人顿生疑虑。

三、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现场视频画面截图清楚地显示,两名身穿红色上衣的男生狠力按住一名白色上衣的学生,并且立于右侧的红衣男生正将拳头高高地挥于空中,欲向已弯下身子失去抵抗力的白衣学生狠狠打去!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在另一张截图画面中的左侧,一名红衣学生在和另一白衣学生打斗时,已经跌倒至地上,并且保持揪拽撕打的姿势!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此外,打斗现场尘土飞扬,甚至有学生在冲击时高高跃起,然后打向对方,足见其火爆激烈程度!

学生群体性失控的背后,凸显教育畸形之痛!

但是,校方却宣称“无任何学生受伤,未造成任何后果”。

在发布对事件调查结论前,对细节推理过程中,竟出现如此明显违背常理的纰漏,这分明是在有意掩盖事实真相!

四、对参与学生的处理方式和力度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校规班纪中,打架均为明确禁止的恶劣行为。

而在该事件中,如此大规模、激烈的群体斗殴,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分明是极为严重的违规行为!

按理,对于带头起事的主要责任学生,难道不应该罚以“理赔伤者”“停课反省”“检讨保证”“警告记过”等处分吗?

然而,事件发生后,该校针对涉事学生的直接处理手段,竟然仅仅是“心理疏导”(安抚?)、“对涉事学生批评教育”(口头说教?)。

如此“无痛”处理,实在令人无语。

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学校在担心处理过某些学生后,会招惹到背后某些“厉害”的家长们。

不管怎样,那些涉事未深、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们,在青春年少的躁动狂热驱使下,究竟会不会将此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法不责众”,甚至于在将来更加肆无忌惮、做出“群体性”耍刀子、闹人命的事情来,就真地不得而知了。

                      3

事实上,近年来,学生群体事件、家校矛盾、师生冲突等时有发生,也有不少被在各路网络媒体上曝光。

每次事件发生后,不少上层主管领导不是想着如何按照是非曲直去厘清责任,将问题妥善、合理的解决,或者,从深层次上思考事件发生的缘由,设法从根本上进行改进和纠正。

而是在力保乌纱帽的“灭火思想”的指导下,一味地刻意去捂着掖着,实在不行了,又罔顾事实情理公允,偏袒一方惩办一方,力求大事化小,息事宁人!

如此做法,表面上看,似乎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化解掉了。

实际上,恰恰是在不断积累深层次上的矛盾,使教育越发畸形,路子越走越窄,日益走向失控的边缘!

问题和矛盾一旦暴露出来,如果教育主政者们仅仅满足止步于一时的“稳定”和苟且,而不去思考如何从根源和机制上真正解决问题,那么,未来我们面临的,将是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暴风骤雨”!

尤为痛心的是,当教育活动的真正实施者,全都变成了戴着镣铐的舞者,最终伤害的将是所有的教育参与者,包括代表我们未来的孩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任何事物的发展,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有的学生群体事件、家校冲突等,都不是偶然事件,偶然中隐藏着必然。

希望有关教育领导者,能够放下身段,广听言路,切实排解下层之痛,做教育真理的真正背书者。

否则,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展现真风骨,民族真正有希望,所有这一切都将彻底沦为空谈和妄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