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蜀汉故人茶楼战略团💙五班六班

两晋演义读法第四十一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86人  平凡的爱好

太子之死

贾南风之母郭槐刚死,其甥贾谧就入中宫献策,诈称太子有害贾氏之心,立劝贾南风废掉太子。少了母亲的掣肘,而有假侄子力挺,贾南风就向太子动刀了。

元康九年(300年)十二月,司马遹正在给大儿子司马虨祈福时,忽传出密诏,称今上不豫,令太子立即入朝。司马遹没有多想,立即赶到了父亲那里。这时,有内侍出来把他接待进了别室,叫他等待命令。

司马遹坐等后命的时候,宦官陈舞一手端着一盘红枣,一手拎着酒壶走到了他面前。说天子赐酒,要司马遹把酒喝掉。司马遹酒量不好,向来是不多喝,他只喝一半就已经醉了。他怕喝多了误事,就推辞着不想再喝了。陈舞是接受了贾南风密令的,哪能放过他?他脸色一变,说:“这是天子赐给殿下的酒,殿下不肯喝完,难道是害怕酒里有毒药吗?”

司马遹见陈舞发怒了,立马就怂了。他只好喝光了酒。结果当然是酩酊大醉。宦官见他醉的不能視事了,遂拿出纸笔和一封“诏书”,要司马遹照着写到稿纸上。几乎人事不醒的司马遹在宦官的欺骗和逼迫下,瞪着模糊的醉眼,哆哆嗦嗦的握着毛笔,照着“诏书”,在稿纸上依次抄录文字。字迹歪歪扭扭难以辨认不说,还有很多地方写漏了,残缺不全。

这个所谓的诏书其实是贾南风一党,模仿司马遹口吻写的反书。让烂醉如泥的司马遹抄录一遍,只是为便于根据字迹让他坐实不忠不孝的谋逆大罪。

完了以后,内侍把司马遹扶上寝與,任他离殿返回东宫。其后,他们把这个“反书”拿去给司马衷看。司马衷勃然大怒。

第二天早朝时,司马衷命黄门令董猛(贾南风的走狗)拿出太子司马遹手书的“反书”,遍示群臣,并当堂宣谕:“太子如此悖逆,朕要赐他死罪!”

张华等竭力替太子辩驳,要求明察严访。但是,在贾南风的干预下,司马衷没有听从。只是面对文武大臣的反对,不得不把赐死太子改成免太子为庶人,把司马遹囚禁到了金镛城。太子生母谢玖,宠妾蒋美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们都以“蛊惑太子”的莫须有之罪被残忍赐死。

贾南风的阴谋又一次达成了。唯一的遗憾是她未能借皇帝之手直接除掉司马遹。这也说明朝中文武都反对贾南风动太子,正是因为群臣强烈的抵触,才逼迫贾南风暂时做出了妥协。而急于求成的贾南风却未能重视这一点,反而依旧我行我素,非要致太子于死地。她哪里会想到动太子就是自掘坟墓呢?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子司马遹原本能否免祸?如果我们跟他易地而处,要怎样才能自保?

这需要多几个心眼了,在自己力量薄弱,而有害我可能的势力却很厉害的时候,韬光养晦,假痴不癫是有必要的。要让敌人看轻我们,对我们放松警惕,不时时以我们为意。这就提高了生存机会。

同时,我们还要对敌人进行更大的迷惑,要让他们觉得我们不仅不是威胁,而且是是朋友。太子司马遹锋芒太甚,早有慧名;又不能忍气,暂为人下,反常与贾谧斗气。“嫉之甚,祸且作”,可不慎乎?

然后,要养一批敢于闯鸿门宴的樊哙式的忠臣。也就是身边要有愿意舍命救护的死士。紧急关头,这类人往往能发挥奇效。这类人不仅要绝对忠心,要有超人的勇力,而且,要有过人的胆量和机智。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在危急关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对主上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援。

就司马遹被矫诏入宫,惨遭逼醉蒙冤一事而言,他就缺少几个救驾救急的猛士。如果有这样的人,他就大可带在身边。即使进宫时他们会被挡在外面,而一旦时间拖的久了他们就会判断出事情有变。此时他们就会大胆闯进去,跟黄门内侍干起来,为太子挡祸。

太子还缺少一帮有神断脑力的谋士,这类人不仅可以凭借非凡的预见能力,给太子出谋划策,使之趋吉避凶;而且,还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一挥手化险为夷,千万人俱往。就是有高超的补救能力。

不过,我们更应该清楚一点:太子必须是能够吸引豪杰,使用豪杰的人物。否则,太阿在手,弃而不用,也是枉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