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原创)优秀作品荟萃杂谈(原创)

读寒江雪

2018-11-09  本文已影响10人  孙葭湄

文/孙葭湄

读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我酷爱阅读古诗,吟读中享受着那抑扬顿挫的韵律,同时遐想着诗人奇妙变幻的意境,阅读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

读着柳宗元的这首山水诗,短短4句20个字,展现的是4幅寒天江边大雪的幽静山水画。

我的思绪随着诗句变幻着:

眼前是层峦叠嶂,山峦连绵,山多本应鸾翔凤集,但现在却鸟飞绝。

极目望去,山峦旁小径通向四方,条条石径空无人影。

回看江边只有一叶小舟,一穿着蓑衣戴着竹斗笠的老翁静坐。

老翁一人独钓在江边,天寒地冻江边江中一片白茫茫。

这样的四幅寒天江边的山水画,给人以一种冷清、寂寞、孤独之感。这种冷寂之美振撼人心房。

这是柳宗元《江雪》诗之美。

阅读古诗不仅是欣赏诗的韵律及诗如画之美,还可以从中学习诗人写诗的手法和艺术特色。

此诗写山是“千山”,

写路是“万径”,

写鸟是“飞绝”,

写人是是“踪灭”,

千山和万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广袤无垠,无边无际的场面。

“鸟飞绝”、“人踪灭”,这极端的画面出现在浩瀚无边的环境中,我们仿佛在看一部西部风情片,又象在万垠沙漠中,这夸张和极端的描绘使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之后诗人笔锋忽转,画面浮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江边大雪、一叶小舟、蓑笠翁垂钓。

诗人前二句用的是夸张的手法,而且夸张是极度的夸张,描写用的是极端的形容词。

后二句诗人都改用写实的手法,写实时具体而细致。

前二句后二句画面对比强烈,写作手法变化巨大,这是此诗的魅力所在,也是写诗时应学习的主要手法。

诗题目是江边雪,但前三句只写寒天江边雪带来的景观变化,直至诗未才出现“寒江雪”三亇字,这种写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我们写诗必须要学习的一种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