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现在明白为时不晚:浮华世界正在消解,存在真相浮出水面

2021-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感知主义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127)

生存者:

你分析三次存在方式不得不变革的必然性,老实说,我们还是看不出这种变革的必然性,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从水下上岸成为陆地生物?我们又为什么要产生精神意识特别是生命意识让我们与众生物不同?更让人觉得不可理解的是,我们现在为什么又到了第三次存在方式变革的关键节点上?第一次存在方式变革让我们放弃了水下生活的法则与经验,让我们彻底结束了水下生活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第二次存在方式变革让我们放弃了兽性生活的本能与人彼此之间相处的法则,开启了生命及人性模式的生活,从兽性世界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避开了树上生存的所有问题。那么,第三次存在方式的变革要放弃什么?要建立什么?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吗?

感知者:

存在方式变革的必然性体现在我们的内在需要上,并不表现为外在的紧急状态,第一次变革并非谁在逼我们上岸,我们不是在水下不能继续生活,而是我们内在的感知欲在驱使我们向岸上探索。第二次变革也不是我们不能在树上生活,同样是内在的感知欲促使我们探索更大更广阔的地面活动,生命理念成为我们改变既有行为方式的动力。第三次变革迫在眉睫,同样是强大的感知欲在催促我们向更理性、更自由、更幸福愉悦的存在方式转换,现实表现也并不是我们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不能继续发展,恰恰相反,我们正处于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中,信息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科技突破的狂欢一场接一场。这看起来不像是某种巨大变革的前夕,我们丝毫看不到紧迫的迹象,我们感受不到紧迫的气氛,就像台风来临之前的那种一如继往的平静,但是,我们看不见的内心世界里,却已经处在了大变前的异样寂静之中。

在深藏的内心里,我们对物质世界的不满,我们对个人心理处境的抱怨,早已经溢于言表,世事的拥挤和纷乱,个人的焦虑与孤独……这些光鲜世象之下的区域,早已经是暗流涌动、风声鹤唳。也就是说,世界的矛盾冲突已经积累到了临界点上,人心思变、盼变也已经到了临界点上。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感知需求又一次走到了瓶颈式的节点上,我们的生活制度、生活方式、生活现状已经严重不适应人的真正需要,我们需要幸福愉悦的刚性需求与现实存在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来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我们已经在内心与现实的摩擦中陷入困境,其情其景,与前两次存在方式变革前的状态处于同一种阀值,无形中压力加大正在迫使方式革命爆发式来临。

首先,我们与物质的关系已经处于异常状态,越来越多的物质积聚在我们的生活中,奇怪的是,这不但没有减弱我们的物欲,降低我们对于物质财富的饥渴度,反而使我们在物质财富的拥挤中更加贪婪无度,我们想用、在用物质来做什么呢?我们试图用物质财富来掩盖我们深深的恐惧感,这是一种致命的恶性循环,我们的物质财富越多,我们越恐惧失去;我们越恐惧财富的丧失,我们就越加疯狂地积聚财富,物质财富的有无与多少成了我们解不开的致命死结。

最吊诡的是,我们对物质财富的利用率正在显著降低,还不用去论那些闲置的被搁置浪费的物质资源,就是我们正在使用的,用于衣食住行的物质的使用价值也显著降低,这就是说,我们在吃穿用中使用的物质并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目的,我们无须怀疑是这些被使用物的品质下降所致,事实的真相是我们使用者的变化所致,是我们与物质的关系无形中改变所致,换通俗的说法就是,吃的不好吃了,穿的不好穿了,行的也不方便了,我们以为是物质发生品质变化,其实是我们自己变了,变得食不甘味,衣不暖体,物质再多再丰富已经不能使我们感到舒适和满足了。

更严重的是,文明的进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并未使我们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快乐,相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和科学至上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为疏离、更为紧张,关系日趋恶劣,我们从喧嚣的娱乐中得到的快乐浮浅得一闪而逝,我们从人与人相处中得到真正的纯粹的亲密关系已经成为极度的奢侈,人们往往在狂欢中得到孤独,人们往往在娱乐中感到痛苦,人与人的关系成了这个时代最尖锐的、最不可解决的问题,每个人都在感觉到被喧闹拥挤的世界所抛弃……这些浮华世界背后的真相在告诉我们,这世界的伦理逻辑已经难以继续演绎下去,改变存在方式的关键节点正在逼近。(接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