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次家教的思考
近期,由于正好待在家,也恰逢同学家的阿姨的孩子需要帮忙辅导一下英语功课,于是便爽快答应下来。由于一些原因,孩子需要在家一周时间的休养,但学校功课也不能落下,这便是我需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满足了我一直以来想做家教的愿望。
孩子是一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也很聪明,但却不爱学习。由于是第一天辅导英语功课,于是先开始测试一下孩子对于英语26个字母的读与写作,发现一轮下来,除了个别字母念的不是很熟之外,其他字母的发音以及顺序孩子都可以清除的说出来,说明孩子在学校已经是有基础的了。
我本身的策略是先开始测试孩子的基础,接着如果有教材就按照孩子学校的教材,如果没有那么就按照朋友那边借来参考的教程来教学,显然后一种是用不上了。
刚开始上课的过程中,孩子是很配合的,根据教材念单词,念课文,就这样过了二十五分钟后,孩子好动的性格展现了出来,由于是在家里,父亲也在身边,这么熟悉的环境里面,于是开始各种耍赖行为开始:趴在床上说睡一会儿,等一下在起来;出去看看自己的玩具快递是否快到了;叫我帮他做以及不认真的行为等等。而我的对应方式是:做完这张试卷就让孩子休息十分钟,与孩子委婉的说若拖下去时间,下课的时间会延迟这些方式等。
就这样在我的强硬要求和孩子的半推半就当中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孩子虽然很皮,但是第一次的家教大体上是顺利的。对于第一次家教,看着孩子以及对比下自己以前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样子,不禁感叹时代不一样,不论是条件还是环境也都不一样了,下面也想聊聊自己的几点感想:
学习环境很重要,与孩子的父母做了简短的沟通后,尤其发现在在家里是一个样子,在外面又是另外的一副面貌,这位父亲算是老来得子,对孩子是极其宠爱,处处都顺着,于是在家里孩子有什么要求也都会答应,所以也造成孩子是在家里爱学不学的态度,但是在外面,孩子确实很乖巧的样子。因此结束也跟家长商量,明天带到朋友家的早教机构进行教学,有时候既然在这个环境下改变不了,试着更换另一种环境;
对待小孩子,尤其是皮的孩子一个是要有耐心,另外一个尽量选择对应的活泼方式,孩子喜欢动,不喜沉闷,那么就试着利用教材与游戏的形式进行互动吸引孩子的兴趣,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
严格按照设定的时间来教学,不宜让孩子中途出去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一旦停止下来,再次学习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专注力也会缺失一些;
一年级的孩子毕竟还属于未曾完全脱离父母的状态,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环境去让他慢慢的改变与成长,同时父母过多的干预也是没法完全让孩子快速的成长,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老师,同时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配合与指导,两位老师共同发力,孩子才会成长的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