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出来的

2022-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金明吉安永丰

“双减”过后,身边不少父母选择偷懒躺平。

觉得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他的话,或许还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但孩子的成长,永远不能指望他自觉,身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生的责任和本职。

正如教育家泰曼·约翰逊所说: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想要孩子出人头地,在未来的日子里发光发热,父母一定要在这四个方面上使劲:

前不久湖南长沙一个12岁男孩,因迷恋上网玩游戏,趁妈妈不注意偷用手机给游戏充值买装备。

短短3天内,花掉整整11万元。

看着家里全部积蓄被男孩挥霍一空,妈妈绝望之下,只好到派出所求助。

即便经过多方努力,也只追回9万余元。

其实孩子贪玩,不懂做事的分寸,体谅不到父母赚钱的不易。

归根结底,跟没有好好给他树立规则意识有关。

父母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养家,以为供孩子吃穿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到头来,孩子只知道享乐,不懂得感恩,甚至分辨不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有些道理,从小就要灌输给孩子,让他心中有数,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李玫瑾教授曾说:

“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要形成一些东西,就是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敬和畏。”

深以为然。

教育好子女的正确方式应该是恩威并施。

在他懂事的年龄,既要用无条件的爱滋养他、温暖他,也要在他犯错的时候敢管敢罚。

立好规矩,是为了让他知道分寸,分清是非对错,将规则牢记在脑海里;

教他心存敬畏,是给他划一条底线,不触犯不敢做的事情。

真正的爱,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纵容,更不是包庇。

只有及时规范他的行为,纠正他的问题,树立他的三观,才能确保他未来走在正道里,不偏不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