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之“ren道”
ren道,
忍,仁,人道?
非也!
一一题记
看过火影忍者的人,大概都会对这个话题滔滔不绝。前不久有个朋友向我投稿关于火影的话题,我问他,你的忍道是什么?未回,遂今自来聊聊。(有时候我们滔滔不绝的都是别人的东西。却并不自知自己的“道”是什么……我今也只是浅尝则止,望大家多多指教)
海贼王和火影忍者似乎天差地别,风格完全不同,然仍有相通之处一一那就是“ren道”。
从《海贼王》开篇就可以看到,忍道的魅力。山贼们过来叫嚣挑衅,红发坐那里纹丝不动。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啤酒瓶泼脸上,还能开口大笑。还能礼貌的向店主赔不是,弯腰替她清扫碎片!
能打架并不是真正的强大,
能打却不打,能内胜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个时候的强就不需要外在的显示和认可了。
内胜只是内圣的心法之一。ren道是另一心法。往后再慢慢分享王道。
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忍”以为是一种委屈,其实并不是。如果你的心是委屈的,其实你并不是在“忍”的状态,你只是在被动的承受,在“屈”的一个状态。
“忍”不是屈,反而是内伸的一个状态。如果你内在没有足够的伸展,外在绝对忍受不了相应的打击。 你看是有韧性的弹簧,更容易接受冲击呢?还是一个咯嘣脆的实体更容易接受冲击呢?
越是“内屈”越会造成紧缩。而紧缩的状态,能量是内耗的。它不需要外在的什么打击,就已经在耗竭它的能量。
所以人生不只有宽度长度,还有内在的“伸展”度。即是否有足够的韧性?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心力的强大?韧力是其一。
所以自认为“ren道”之一的“忍”通“韧”。
能在心上悬一把刀的人,非一般人所能为。
他必须保持高度的觉知,还能在其中自由伸展。(忍)
如此有韧劲儿的人,把“觉知之刀”常佩身边,必能成就一番伟业。(韧)
“ren道”之二“仁道”
想要成为一个仁者,首先要成为一个能“二”的人,哈哈!
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哟!
大部分人都想争第一,为了这个一,而挣破脑袋。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做事业,还是做家庭,你说呢,否则你为什么老是喜欢跟别人比呢?人总是喜欢在自己的领域里想为“一”,你对我的爱必须是唯一,这句话是不是很常见?有没有人说唯二也可以。那就成了撇叉了。
而我如今所分享的王者系列,并不是鼓励大家成为这个弱肉强食社会的另一个唯我独尊。而是真正的内在为王一一活出王者生命。当你活出来的那一刻,就会感受到这份独一无二,它并不需要外在对你评定的任何第一。
想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先要达到“二”!
你越是认死理,越是要争一个你死我亡,就越是达不到一的状态,因为你总是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状态,非赢既输,非黑即白,非敌即友。此时的“一”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罢了。
而一个“二”的状态,它是大智若愚,柔软的,平衡的状态。
所以在一个班级里,你看第二名的心态一般都会比第一名要好,要平衡一点。
那现在的对“二”的用语又有另外一方傻的意思。现在很多人对“二哈”(一种犬的名称)的喜欢的初衷就是因为它的傻缺,为它专门做了主题饭馆,主题书店,主题游乐场等等。
我刚开始觉得这种狗一点都不可爱呀,看起来还有点凶,有点像白眼狼,估计养了它还会被它倒黑一顿,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呢?后来慢慢发现。是因为它的表情及各种古怪动作,带给大家很多欢笑,傻,慢慢的成为一种对它可爱的形象标签。
傻,即常常做错事,干傻事。人生不犯一点错,也真的是很可惜。你把自己硬绷成了一个“一”!你所有的一切都活成了一个标准,一个模范学生,一个模范家庭,一个模范干部。死后成为他人的茶余饭后,一段时间后又烟消云散于历史长河中。。。
你活成了一个标准的人生,却唯独少了那属于你“二”。你成就了他人的模范,却少了自己的欢笑。
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可没叫你每天在那里跳舞,只是祝愿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欢笑。
他人说你好与坏,那都是他人的事。
唯有你自己脸上的笑,才是你自己人生的意义。
ren道之“人”道
(不要以为我在推销孔老孟子之道)
想要成王,先要成“人”!
佛可能不是人,神不只是人,
而王必然是从人而来。
一撇一捺方为“人”。它不是如神一样高高在上,不是如佛一般无在无不在。它只是脚踏实地的这么一个存在!
不要以为这个身体就是“人”。否则为什么有人骂话某人“你不是人”!本来就是人,咋不是人了?这里骂的是心。骂者有一个道德判断,他实际骂的是“你没有良心”。
所以要成“人”,要先致良心。
致良心,并不是成一个死范儿,读读孔老孟子的书就是良心了,这最多只是一个孔老孟子的“模范生”,它还只是一个外在的壳,而“致良心”是内在的核。就像前者是花生壳儿,后者是花生仁儿。
人道,不是机械道,乃是生命道!
而生命乃是本来就存在于内在的核心,是自然活出来的,不是外在的框架“框”出来的。我们常说的人道主义,要细细思量。他人给的定义是他人的,唯有你自己活出来的,是你的!
前者是机械(模范标准)是死的,
后者是生命(自然活出)是活的。
前者的力道由外而内,后者由内而外。
并不是你为父母洗一次脚,就是孝顺了。
并不是你为他人鞠一躬,就是仁义了。
并不是一句谢谢你我爱你,就真是爱你了。
如果你所做的只是一个形式的话。(当然你不一定会承认所做的是一个形式)
所以总要警惕,我们是不是在为自己建造一个虚无的壳。不管它是一个道德模范的“壳”,还是一个导师的“壳”,还是大老板的“壳”,还是博士教授的“壳”,还是公益志愿者的“壳”,还是修行的“壳”,还是虔诚信仰的“壳”,若未触及内在的“核”心,都是“壳”。又或者说是外在光环。
总要警惕,因为我们很容易掉在这个里面自我陶醉。认真的品味着外在的壳儿,却扔了里面的仁儿,就是我们这样的傻缺。这可是真傻。这就像很多的明星,事业如日中天,突然间光环消失,丑闻百出,然后人生急转而下。其实这正是其触及内核的时候,如果能勇敢面对的话。。。你的内核又是什么呢?下一次我们可以单独分享“核”这一篇。
在这个世界上,你所见到的人。其实并不一定都是ren哦,哈哈哈。在这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机器人了,然而有一样东西是机器人永远比不上我们的,那个东西决定了机械与生命的区别。那就是一一心!合起来便是生命之核心。
一一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