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没宅家
今天五点半起床,算了算刚好睡了7.5小时,属于比较好的一次睡眠。
起床后神清气爽,最近难得的一次好状态。
慢跑,吃早餐,边听樊登讲书边简单收拾后,出门准备乘车去武功老家。
老王却说让我下午两点左右再过去,他叫了两个人给院子栽桩,后边藤蔓植物要用的。
他怕我回去了要休息或者写东西受影响。
哈哈,这份细心一如既往,接受啦。
昨天计划要完成的那篇稿子只写了三分之一,却有些写不下去了。主要还是心里排斥,说什么自己爱岗敬业的故事,让我夸自己,我是那样的人吗?
其实时间有,但是一个劲拖延,说明什么呢?不言而喻。
可是终归是要完成的,但目前真是不想写。
那就好好度假吧,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对节假日的尊重。
读书是首选,最近同时在读三本书,每天一点点,感受颇深,却没写出一点心得,这样图安逸的读书方式,或许该改改,但现在不想,就想享受这种只是读的感觉。
或许我这样说无效阅读吧,可是谁让自己愿意呢?
越来越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方式,可能内心根本就无所谓有效无效吧,喜欢才是最主要的。
午饭懒得做了,就去外边吃了面,然后坐车出发,估计两点前也就到了。
等车却用了快半小时,期间遇见了老咏,说是去找人闲聊,车都开过去了,却看我在等车,就返回来问我去哪里。
说了几句话,他就开车走了。
前一阵听人说他遇事了,境况很不好,还比较担心他,毕竟老朋友了。
今天一看,还行。不过也许我没看准确吧,却也不好再问了。
只希望他一切都好起来,为他祝福吧!
一会车来了,上去,却发现过道里小凳子上坐了几个乘客。
这种长途车我以前也坐过,一般都是这么加坐多拉几个客人的。
大家却好像都司空见惯了,没有谁因为超员而主动不坐了,相比那仿佛离自己很远的风 险来说,赶快坐上车回去才更重要。
我也就坐了,因为下一趟还会如此,甚至会更拥挤。
唉!制度,规范……
很快也就到了镇上,老王把车停在在十字路口等我。
一见我,他就竖起大拇指,我知道他在说我的新衣服,却还故意问了句咋样。
他自然是赞声不绝的,自己却看着好狼狈,干活弄脏的衣服也没换,胡子也没刮,满脸沧桑疲惫。
唉,这傻老头,太不爱惜自己了。
小姑子一家都在,据说中午就来了,这会显然是在等我。
寒暄了几句,他们就走了。
这个农家院能够成为他们喜欢光临的地方,也是值得高兴的,我要是不那么忙,应该也会常回来看看的。
之后我们去了乾县漠西的代家村,据说这里有个大夫不错,老王想让他给我看看,也算乱投医吧。
结束后我们去附近吃豆腐脑,老王说那里的豆腐脑好吃,他和村里人都去过好几次了。
我不屑地说,能有多好吃?他说吃了你就知道了。
没想到还真是的,一个小镇的一家小小门店,竟然排了好长的队,就为了吃这家远近闻名的豆腐脑。
相比较而言,旁边另一家也是卖豆腐脑的,就冷清了许多。不过因为这家太有名了,有些人嫌排队慢,就跑去那家吃了。
这样一来,与其它地方卖豆腐脑的相比,另一家也算生意兴隆了,只不过比不上要排队等的这家而已。
阴天,风吹得呼呼的,有人冷得发抖,却仍然愿意等下去。
一会儿,店家出来数人了,告诉等的人刚好还够卖。
看来四点半以后就吃不上的传闻是真的,而旁边那家每天也会一碗不剩地卖完的说法也不是虚的。
因为总有人会买不到这家的豆腐脑,那些远道而来的人,为了不空跑这一趟,也就退而求其次转去另一家吃去了,不管咋样,他们也算吃上这里的豆腐脑了。
有人说,旁边那家的味道其实也不错,和要排队的这家差不多。
但人就是奇怪,都冲着那份名气,哪怕排队等候。
时间在自认为值得的事情面前,那就不叫浪费。
我们也终于吃了上这家有名气的豆腐脑,确实与以往的有区别,但似乎也没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老王给村里关系好的朋友两口子带了三份,并买了两个韭菜盒子送给他们。
他之所以喜欢回老家,就是因为有几位脾性相投的朋友,他们在农家院的建设中为我们出了不少力,老王心里感激,经常会请他们吃饭,或出去,或饭店,有时候还带他们去比较远的地方,找这些小吃名吃。
能在老家找到这份快乐开心,是老王喜欢回来的主要原因。
虽说会因此更忙碌一些,陪我的时候也少了很多,但只要他开心就好,开心了也就健康了。
回家后没事干,我抡起锄头开始刨地,也是寻找过去种地时的感觉。
却只干了半小时,本来就有毛病的右胯就疼开了。
赶紧停下,真担心下午白花钱看病了。
真是大不如从前了,想当初干一天的农活也没事呢!
黄昏的农村还是有些凉,我不胜其冷,赶紧溜回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