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动人的究竟是作品还是人品

2023-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有味诗书

      今天看了一场电影《余下都是春天》,看了两个小时,哭了一个小时。

      从揪心到泪目到泪水缓缓的顺着脸颊滑落,到最后泪如泉涌,止不住的往下流,甚至有些泣不成声。完全走入故事情节中,任怎样想办法刻意去分散注意力都收效甚微。

      黑暗的影院,勉强忍住掩饰尴尬。邻座善解人意的朋友拿出纸巾递给我,没有言语。索性释放内心的情感,鼻涕一把泪一把,直到散场时用“稀里哗啦”四个字收场。

      这是一部关于慈善公益帮助脑瘫儿童的影片,开篇是一名叫亮亮的脑瘫儿童和爸爸,在一次次经历从希望到失望的煎熬,最终绝望的选择离开这个对于他们来说苦海无边的世间。

      故事主线围绕保险员刘雪梅,也是脑瘫儿童家长交流群群主,因为赶到亮亮父子出事现场而错失一个大单,从而将她和女儿那跌跌撞撞的人生撕开一个缺口,让电影的女主人公-- 一位全国文明家庭的获得者,一位持之以恒的专注于慈善的企业家,从这个缺口切入,开启了帮扶的历程。

      当她走进刘雪梅的生活,走进康复中心,走近脑瘫儿童和家庭。当她看到刘雪梅从富足到债台高筑、孤立无援,再到一纸胃癌发展期的诊断书,让她那勉强支撑的精神支柱脆弱的不堪一击。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唯一相同的就是那些脑瘫儿童和家长们都在经历着与命运抗争的艰难、不幸与心酸。

      女企业家方秀从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到哈尔滨打拼,吃过很多苦,有很多时候几乎撑不下去,但她坚信只要活着,就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所以,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和丈夫一起找贷款建医院,就是为了让脑瘫孩子可以免费治疗。为了让那些本就不幸至极的命运也好、家庭也好,能够在风雨中相互支撑着走下去,能够好好的活着迎接明天的太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