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支点,精准训练的落点

2022-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喜梅

一、早教研

1.说教材解读多,说活动设计少

2.说教学流程多,说设计意图少

3.说教学设计多,说设计依据少

4.说教学内容多,说中考联系少

二、课堂教学

1.理念落后,方法陈旧

2.一讲到底,碎问碎答

3.课堂随意,前松后紧

4.走马观花,效率低下

5.精力流失,时间浪费

三、作业训练

1.不是依据课标精准设计,而是凭着感觉随心所欲

2.不是依据学情精挑细选,而是滥用资料随意堆砌

3.不是依据规律科学安排,而是主次不分浪费时间

四、学生状态

1.假学习假努力比比皆是

2.假练字假交流应付差事

3.假口号假激情敷衍应对

4.赶作业赶背诵缺乏自主

有效教学的支点在哪里?

支点一:有效教研精心设计

1.目标设定要紧扣课标与中考

2.活动设计要紧扣目标与学情

3.方法指导要突出范例与建模

4.原理阐述要体现科学与素养

(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

支点二:有效课堂用心组织

1.转变理念以生为本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教”要服务学生的学)

2.强化训练用教材教

(整合教材,大胆取舍;利用教材,训练学生)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3.精讲精练突出主体

(锺炼教学语言,废除碎问碎答;

“讲”要突破重难点,拨开迷惑点,总结规律点,深化思维点;设计板块训练、链式训练,教师退一步再退一步,尽可能把课堂时间让位给学生)

4.解放学生成就学生

(解放即是放生,解放即是师德,解放即是智慧,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5.激发兴趣点燃激情

(挖掘教材情趣,强化活动兴趣,利用资源激趣,课堂语言风趣)

6.夯实基础关注细节

(保底保会保得分)

点燃唤醒激励教育三个关键词

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

“?“,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一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3.“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

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

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5.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瞳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

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支点三:有效学习真心帮助

1.平等思维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

2.励志教育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3.学会规划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

4.学会学习建立知识与思维体系

精准训练的落点在哪里?

落点一:课标规定的重要能力点

落点二:中考体现的最低水平点

落点三:学情暴露的易错易混点

落点四:学力必须的重要思维点

落点五:时间分配的主次层次点

习题类

1.巩固性习题,重点知识、观念、概念、规律等,属明确知识

2.暴露性习题。针对学生失误而设计。

3.概括性习题。通过材料,让学生归纳、概括。

4.迁移性习题。在新情境中阐释、论证、推理。

5.探索性习题。诱发思考,得出结论。

6.求异性习题。训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还要关注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

设计有效作业的策略

布置优效作业

1.有“方”,每一次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问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有“味”,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顾一定的生活味、超味和思考味,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处处体验成功的喜悦,

3.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会存在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的麦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4.有“时”,应在知识遗忘前,让学生进行练习,要对每个知识点循环练习的间隔时间由短而长,以确保练习的最佳效果,

假期知识整理的正确做法:

零存整取,查漏补缺;

源于平时,集于教研;

亲自动手,反对抄袭;

反复夯实,教学延伸。

期中期末考试命题要求:

1.题目来源:课本、学案、基训

2.题目比例:原题60%;改编30%;拓展1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