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为健康
2022-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十月芙蓉非芙蓉
露从今夜白 。秋风拂面,秋意渐浓,风起天凉早添衣,身体健康多珍惜。

在中医医院就诊的时候,站在治未病中心的门口,不少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
“治未病”治的是什么病?
没病有什么治,这不是过度医疗?
治末(mo)病,末病是个什么东东?
……

其实,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观,最早出现在古籍《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已病防变。它无论对养生保健,还是防病治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此“治”,为治理管理,非全是治疗之意。
“未病”可能无病,多是一种不正常、不平衡的机体状态,中医讲究阴平阳秘,即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平衡状态。当下,身体出现难忍的不适,而体检并无阳性指标或未达到现代医学某个疾病的诊断,通俗地讲就是亚健康状态。

所以,老祖宗的生活智慧认识到未雨绸缪的重要性,也就总结积累了相应的预防疾患的举措、调理养生的方法:不违背天时气候的四时养生,导引吐纳的呼吸、运动锻炼。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作息规律生活。“不妄作劳”的工作状态……总之,《黄帝内经》指出:形与神俱,可以活到百岁。
如今,治未病,诊疗范畴很广,中医药在创新发展中保留了传统中医之精髓,使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被世人认可。急则治标,缓则理本,标本兼治,中医药自有其独特的功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老祖宗都这么说了。当然,尊医心要诚,信医不盲信,还是需要多学点中医养生知识,就先从《黄帝内经》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