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308#
2019-07-08 本文已影响1人
_米_粒_
心理学笔记308#
这两天的课将记忆的深潭层层搅起。五岁半前寄养的经历被封存在记忆中,至今不得而知。陌生的家里,父母经常吵架、打架,我怯怯的表情时常成为父亲发泄情绪的出口。母亲夸赞哥哥、妹妹“头活”,我的执拗被父母定义为“笨”、“没有耳性”。没有退行性的养育过程,有的是常犯错,被打骂的伤悲。但自生存、自发展的动力铸就了我强悍的应对机制。“笨鸟先飞早入林”,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佼佼者,直到大学毕业。成年后,我似乎被一股力量牵引着,苦苦追寻一种被看见、被接纳的感觉。单位、家里我任劳任怨,克己自律,同事、亲友面前我勤勉谦和、小心恭谨。在一幕幕的长短剧中,我努力地证明着自己存在的价值。父母看不见自己和彼此身上的发光点,更看不到我的生命力。活在他人眼中的无知与悲哀,将自己一步步逼入自怜、自郁的死胡同。是疾病给了我重生的契机,让我警醒,促我反思。战胜病痛和认识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我有了“致于死地而后生”的感悟。人生上半场,多次体验“祸兮福之所倚”的魔力,让我面对困境时,有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自励,真切地凿实着“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的人生信条。出身无法选择,人生而并非平等。就象打扑克,你拿到的牌有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但你总是试图去赢。怀揣着游戏的心态,面对变幻的牌局和不测的牌底,该如何应对?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能力的成长,都来自于挑战。面对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你必须努力提高认知,等到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把控,你的能力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这就是成长。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无论坎坷、坦途,与我们而言,都是好的,所有的经历都是有价值的,意义就在于你如何赋予的奥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