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成语典故孔孟之乡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班门弄斧

2017-08-09  本文已影响8人  孔孟之乡

成语出处

语出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二一·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原文内容

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典故内容

鲁班,又名鲁般、公输般。战国时代鲁国(今曲阜)人。传说是位能工巧匠,善于雕刻与建筑,技艺举世无双。民间一直把他看做是木匠的祖师爷。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梅之涣的读书人到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境内)这个地方凭吊李白。传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矶时,一天,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却堕江而殁。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当然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涣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不少自命不凡的人留有诗句。有些写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墓上胡诌乱题。梅之涣心想:这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面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太不自量力了。梅之涣越想越不是滋味,心中有气,感慨之余,也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意思是说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脸皮,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梅之涣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不会作诗,讥讽这种胡写乱题的现象,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班门弄斧”的成语流传下来。有时也作自谦之词。(孔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