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写作营研究▪性▪学习上班这点事儿

金字塔原理也没有讲明白的道理:学会立题才是演讲写作的关键

2018-03-01  本文已影响120人  樊荣强
金字塔原理

文/樊荣强

金字塔原理是由麦肯锡公司的芭芭拉·明托创立的一套思考与表达的工具。虽然这个工具风靡全球,令无数的商场与职场人士受益,可是它仍然许多没能讲明白的地方,所以许多人学习之后运用起来却不得要领。

我从十年前创立“钻石法则”并在演讲与写作培训中传授,深受学生追捧。其重要的原因是,我的钻石法则中包含着超越金字塔原理的地方。

钻石法则是我的核心技术,而这核心技术之核心就是“立题”。而这个“立题”,正是金字塔原理所欠缺的。

“立题”则基于我创立的“元思维”理论。“元思维”认为,所谓演讲或写作等沟通,其实就是在回答问题,而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三个“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芭芭拉·明托指出:“金字塔结构中任意一个层次上的观点,都是回答上一层次观点在读者心中所引起的疑问。”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并不全面。因为,它不仅仅是在回答“在读者心中所引起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在回答作者或讲者自己所提出的疑问,这个疑问或者是读者或听者所关心的,或者是作者或讲者认为非常重要但读者与听者却忽略的。

芭芭拉·明托没有讲透彻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这个“疑问”就是“立题”。“立题”是我所创立的一个重要概念。所有跟我学习的学生,一旦掌握了“立题”这一概念,就会感觉自己的思路一下子就变得清晰起来,头脑中散乱的思绪也凝聚起来。

二是,这个“疑问”的类型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芭芭拉·明托把“疑问”分为三个:如何、为什么和你如何知道,可惜的是,这个分法并没有包括所有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缺少一个“怎么办”。

我们拿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2 实用训练手册》中的几个例子来看看。

例子一:如何,其实应该是“标准是什么?”

是什么

例子二:为什么,其实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

例子三:你如何知道,其实是“理由为什么?”

为什么

从上面的例子看得出来,芭芭拉·明托的讲的疑问,问题在于不够明确,也不够全面。

我在钻石法则中基于“元思维”所提出的“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才是系统展开思考以及演讲和写作的真正有价值的终极问题。

下面,我以三个“元问题”作为“立题”,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我们如何在一句话(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文章或演讲的标题也可以),通过多个立题,展开思考,从而构建你的文章或演讲。

标题一:竞争优势是关键

立题1:企业成功靠什么?(是什么)

立题2:为什么竞争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为什么)

立题3:竞争优势包括哪些方面?(是什么)

立题4:为什么企业会失去竞争优势?(为什么)

立题5:怎么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怎么办)

标题二:赢利才是硬道理

立题1:为什么赢利才是硬道理?(为什么)

立题2:为什么企业会出现亏损?(为什么)

立题3:赢利的渠道或方式有哪些?(是什么)

立题4:怎么才能扭亏为盈?(怎么办)

立题5:怎么才能确保企业持续赢利?(怎么办)

标题三:投资易于理解的行业

立题1:什么样的行业才称为易于理解的行业?(是什么)

立题2:为什么要投资易于理解的行业?(为什么)

立题3:为什么投资容易失败?(是什么)

立题4: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投资陷阱?(为什么)

立题5:怎么选择自己易于理解的行业进行投资?(怎么办)

标题四:必须具有自制力

立题1:什么叫做自制力?(是什么)

立题2:为什么必须具备自制力?(为什么)

立题3:自制力包括哪些方面?(是什么)

立题4:为什么许多人不具备自制力?(为什么)

立题5:怎么让自己具备强大的自制力?(怎么办)

总结:本文所讲的“立题”、“元思维”、“元问题”这些概念你懂了吗?懂得了这些,你能够在得到一句话,或者一个题目之后,迅速地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种类型的立题,展开思考,构建自己的文章或演讲了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