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莲:“潜规则”面前,是机会,是坑?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3a84bb675d3bcd82.jpg)
昨天,学者吴思在上海中心分享三个小时的《历史坐标和未来走向》,他用三种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的演变。希望大家能理解目前中国政治经济所处的位置,能更加清晰地思考自己的定位。对于这些宏观概念,思考不多,谈不出体会。课上,发了一本他的《潜规则》,回来读了部分章节,有些地方,如果能补充我知道的一些情节,读者,特别是创业者,收获会更多。
“潜规则”和姿态
《潜规则》书中35页的“垄断的价格的比喻”,吴思提到,若干年前。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要装一部电话,交了5000元的初装费,电话半年都不来装,也知道要去找施工人员,还要送条烟什么的。他描述类似这些不公平。这种让潜规则一直跟着自己的姿态,也许是大多数人的采取的方式。
我曾为中国电信服务过十多年。这件事,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如果我们进一步花时间关注和了解“明规则”,你受到的待遇是可以改善的。比如,你是否在装电话的时候,就问清楚他们的流程,家中附近是否有线路通达了,什么时间段能装上电话,安装人员的联系方式等等。如果没有线路,那你是不需要缴费的。等他们有线路到附近了,再申请也不迟。这样至少会减少被“坑”的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5f231f17f9e39c59.jpg)
在这里,我说的是,电信局类似官府,明摆着会有潜规则存在,但你可以想办法绕过去。让他们按明规则来。
记得当年学开车,我没有及时送师傅烟酒,动作又笨拙,一开始被骂,还难听。我忍了两次,火了,就对师傅大声吼:交了钱,让你交我开车,不是过来让你骂的!他被噎住了,他没想到碰到我这样一个无厘头。后来他们给我另配了一个师傅,车也学成了。这是我朋友经常提起我的一个笑话。对于我,就是一种正见,不合理的规则需要改变,大家都选择去遵循,那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d6805ddcf7651e36.jpg)
当然,我也见证过遵守明规则,善用“潜规则”,在官场商场一路高歌,升官发财的灵通人,这种俊杰,佩服;还有幸接触过只相信潜规则,无视明规则,以跟踪他人为生活方式的渣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暴力索利者,绕而避之。
梦莲我在很多阶段,因为更多理解了“洋人”的权利,曾经很困顿,内心总会有个声音提醒我,你要做自己的选择。所以,我得了抑郁症,也从国企辞职,试图找到,在明规则和潜规则的世界中,更明亮的生活。活在世上,总要有属于自己的姿态。
绕开“潜规则”
上个月,有场活动要请一个在无锡成功的海归创业者作个分享。预先约定的人员要出差。临时就找其他人,发现前几年熟悉的海归创业朋友,竟然没几个留下。其中,有两个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日本回来的张先生,在企业软件技术开发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我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特别强调,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很麻烦,自己不擅长。我说,其实,没有你说的那么难,机关干部确实存在更多官僚作风,你回来创业就要去面对这些事情,争取到相应的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份内事,帮助是有限的。你更应该把精力放到做国内用户的产品开发上。然而,他的认知中,如果不让政府、国企支持他,产品是销不出去的。
过了一年,我在高铁上碰到他,身边还有一个体态发福的中年人,张先生介绍说,这是他请的市场经理,人脉很广。我和他寒暄了几句,怎么也没发现这个人有做市场的天赋,倒像是一个混饭的托。一个技术男碰到这种人,结局大家和能猜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777db5d7f068aeea.jpg)
还有一位高先生,整天约机关和大企业的人一起卡拉OK,说是要搞好地方人事关系,让自己的产品扩大市场。只是我想问他,这些部们的人员,大都是品味 不俗的精英,谁会经常有时间和你卡拉OK,还是琢磨些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吧。知道规则和运用规则真不是一回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1269b2eeffad2c36.jpg)
吴思:二三年之内,在中国,潜规则这种现象不会消失,然而会逐步萎缩。我说的萎缩是在有了宪政和民主的条件之下。
商人在吴思的笔下提的不多。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异类,特别是这个阶段,一下冒出很多,都以创业者的名义,野蛮地在这个社会生长者,和各种明潜规则博弈。为了初心,丢了初心,召回初心,没有终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432/c4da97da74484a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