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南方有佳人

2018-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卢卡_8a2e

一、盛世

灯火灿耀,车水马龙。

南方路过舞场外,听闻里面传出悠扬的的乐声,渐行渐远,但似乎还能听到,奏的是最近流行的“Broadway Melody”——

百万盏灯火闪闪照,百万颗心儿勃勃跳。

街上熙熙攘攘,夜上海便是这样,完全不理会夜深该是人静的道理。南方行走在街上,视线广布。

  “啊!看到了!”飞奔穿过车水马龙,朝街角跑去。

停在一个挑担的补碗匠面前,把跨在手上的布袋解开,拿出一只碗。

  “请好些补补这碗吧!”

  “放心吧小姐,我们江西人补碗的手艺你还信不过?没听过吗,江西人补碗——自顾自!哈哈!”补碗匠是个七旬老者,此时正低头摆弄着南方递来的青花瓷碗,吱咕吱咕,好不认真。霓虹灯光洒在补碗老者的背后,略显苍凉。现在补碗匠已经很少见了,家中碗碟坏了也重新买新的罢了,但这只碗,对南方意义非凡。

  “好嘞小姐!看看这样如何?”

南方把视线收回,小心捧过青花瓷碗,仔细端详,原来的的破碎的地方已经补好,基本看不出瑕疵。

  “实在太感谢了!祝侬一生平安!”

南方给了钱,热情地道了谢,正欲离开,补碗匠喊到:“侬不仅长得趣来(你不仅长得漂亮),还有礼貌的很!”

南方听了,大笑着再一次道谢,桃花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走到弄堂的尽头,进入家中,灯光昏暗了些许。

    “侬侬回来啦!”伴随着如暖流流过的声音,奶奶笑着走了出来,是个健朗的慈祥老太太。

南方跟奶奶撒了会儿娇,便被奶奶以时候不早为由赶回房里。躺在柔软的床上,透过小轩窗看着天空中的星辰,抚摸着刚修补好的碗,思绪不知飘向了哪儿,只看得见星辰倒映在她的双眸里,熠熠生辉。

这只碗,奶奶说是小时候父母送她的碗。

南方确实是个美人,纤瘦的盈盈腰身,身着淡蓝的学生服,黑色的长裙随风飘扬,齐肩短发衬得整个人充满活力。尤其是那双桃花眼,泛着点点星辰,带着对未来的期望。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强大的能量。

南方之所以叫南方,据奶奶说,是因为上海为南,而她出生的方向,恰巧也朝南,因而得此名。南方打小和奶奶一起住,至于父母身在何处,奶奶一直未详细道来,只寥寥数语,道身在远方,为祖国繁荣做贡献。

要热爱祖国。

这是奶奶一直教育南方的。南方听进心里去了,并且,她还有了更大的目标。

第二天一大早,鱼肚白还没出来,南方已经到学堂了。拿出课本开始研读。先生来的时候,南方都没有发觉。

“如此用功,将来必成大器,胜于男儿也!”

“先生?先生早上好,多谢夸奖。南方只希望能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罢了。”稚嫩的脸庞,泛着希望的双眸,在晨曦里,尽显光彩。

街上马车飞快的跑着,闹市里穿梭着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安逸与祥和。

回到家中,奶奶正好烧好了饭菜。奶奶的手艺一直都不错,但今天,烧糊了一条鱼。

“也许是老了吧。”

“也许今天应该是吃烤鱼的。”南方夹起一块鱼肉就往嘴里送。

“哎呀糊了就别吃了!对身体不好!”奶奶急忙把鱼端回厨房。“都十八的姑娘了,还这么不懂事。”奶奶笑着摇摇头。

“还不是因为你烧菜太好吃了,即使糊了也那么好吃!”南方撒着娇,夹了块肉放进奶奶碗里。

近来局势有点动荡,学堂也暂时停课了。南方跟先生道别时,先生一脸愁容,嘱咐南方好好保重,继续努力学习,不要被任何事情打倒。

回家路上,还是一样热闹。上海这个地方,好似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扰了它的繁华。

走在弄堂里,看见了邻居王婶儿,她拉着南方的手,嘘寒问暖。

“是日本人要来了吧,上海,可能也要完了。”王婶儿如先知般摇了摇头,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无数印记,显得极为苍凉。

南方趴在轩窗,看着远方的闪闪霓虹灯,把漆黑的夜空染亮。

南方不相信,上海,她的家乡,就会这么完了。

二、乱世

王婶儿说,街上又游行示威了,说是什么日本人要攻入上海啦。讲的绘声绘色,不亦乐乎。

街上冷清了好多,以至于街上的外国人都显得多了起来,这些金发碧眼的人,好像有菩萨护身般,噢,应该是上帝保佑般,一点都不怕日本人。租界,也许就是他们的上帝吧。

战事渐进,人们焦急的情绪逐渐膨胀,等待炸开。

南方每天还是用功读书,她等着,等到祖国需要她的时候,并且,她相信祖国一定会撑过去的。

因为,这是她父母都为之奋斗的祖国。

日本人还是来了。

烧杀掠夺,炮火连天,曾经那个灯红酒绿的上海,现在,满目疮痍。几乎所有大小街道的交汇点,都有铁丝网四处缠绕。那个叫租界的天堂,引得一群人朝那奔去,如洪水般滔滔不绝。

那里是天堂吗?如蚂蚁爬满的面包般,没有一处立脚之处,全被难民挤满。上海的人民们,往日脸上的安逸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求生的惶恐。

那里,是天堂吗?

也许,是地狱吧。

日本人仿佛占领了整个中国,人们被绝望笼罩。南方觉得,她应该为祖国做点什么了。

奶奶近日总喜欢坐在门前看着远方发呆,任由南方怎么问,也问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只说,命运弄人。

南方忙着筹备教学资料,是的,教学。她觉得,通过文字,可以改变这日益颓靡的气息。

在筹备的过程中,遇到原来的教书先生。

在先生的帮助下,一切进行的井然有序。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相信,祖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而我们这一代,则是国强的根本!”台下掌声如雷,一张张青稚的脸庞,充满了信心的力量。与外面的战事惶恐气息,格格不入。

“南方,你很有讲师的风度,讲的极好。”

“这都是先生您教的好啊。真的很感谢您的帮忙,感谢您帮我召集了这些学生,找了这场地。”

“这都是为了祖国。你这从少年开始改变的想法,很好。”

“先生,您想过以后做什么吗?”

“报效祖国,上场杀敌!”

从这以后,南方再也没有见过先生了。报效祖国,上场杀敌。先生说这句话时坚定的神情,仍历历在目,好似,在他的眼里,有星辰在闪动。也许,先生是报效祖国去了吧。

日复一日的,南方坚持给少年们上课,讲祖国,说道理,鼓人心。

当然,也有过失意。官员们的为难,部分家长的不认同,不过,这不算什么。

在少年们的影响下,由家庭为单位向外延伸,人们士气大涨,渐渐抛弃颓靡气息,燃起了坚定的信念。

南方不确定这影响范围会有多大,但她发现,上海这座大都市,又开始活了过来。闹市重新热闹起来,各行各业的人们各司其职,学生们学习,商人们做买卖,战士们上场杀敌。

今天阳光明媚,知了声声鸣夏,不知疲倦。南方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王婶儿。

“南方啊吃了吗?这孩子啊越来越趣来了!从内到外的趣来!”王婶儿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哎王婶儿你过奖啦!”

“呵呵!南方啊,咱们的祖国,可以相信吧?”

南方抬头看了看艳阳,莞尔一笑。阳光真好。

还没到家门,大老远就看到奶奶坐在门口,向这儿眺望。

两人的笑容同时绽放,艳过今儿的阳光。

三、乐事

那是个艳阳天。

日本人退出了上海。

王婶儿说,咱们的祖国,要解放了!

不夜城的霓虹灯闪烁在天边,行人涌动,充满生机。

百万盏灯火闪闪照,百万颗心儿勃勃跳。

南方路过舞厅时,想起了这句歌词。好像,是很遥远的以前了。霓虹灯在南方的双眸里

闪烁,是灯火,似星辰。

有时候,南方真的像一粒尘埃,一粒倔强的尘埃。在乱世的她,倔强的不怕何事情,在沉默中,翱翔。

晚间闲聊,奶奶终于道出了多年来无法言说的秘密

“自从听说侬要报效祖国啊,我就一直担心你会踏上战场,像你的父母一样。但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你,咱们是中国人,就该做中国人做的事!”奶奶轻抚着南方的的头发,当年的齐肩短发已然长发及腰。

战场啊。

是了,是战场。

父母离开时的那一天,应该也像先生一样,斗志昂扬吧。因为,那是为了报效祖国啊。

弄堂静如沉睡了般,闹市里歌舞厅的音乐似乎还能听得到。

也许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有需要战士的战场。但此时,夜上海,是个热闹的和平区。

南方躺在柔软的床上,透过小轩窗看着天空中的星辰,抚摸着再次修补好的碗,思绪不知飘向了哪儿。只看得见星辰倒映在她的双眸里,熠熠生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