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幸福吗?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可以生活得更幸福?
你真的幸福吗?幸福,是所有人向往的结局。但若想实现,除了运气外,还是个技术活。因为,很多时候,人类的大脑总是喜欢走捷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会偷懒地做出简单、直接的选择或决策。导致的结果就是因为错误的决定而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于是,距离幸福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比如,我们买错了股票,很快就血本无归;我们选错了发型师,让自己的形象大跌眼镜;我们贪恋美食,于是越来越胖等等。于是,我们变得不快乐。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对于痛苦的经历都愿意选择遗忘,而对于那些善于遗忘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他们却对过去某个阶段的记忆非常敏感。所以,人们总是在选择记忆和选择遗忘的过程中度过,而哪个因素最终会影响我们的选择,谁也不好定论。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再次问我们自己:你真的幸福吗?可能答案更是千差万别了。
曾经有项调查询问人们对于自己婚姻的满意程度。最终,数据显示,结婚前,几乎所有人对于婚姻的期待都是美好的;而结婚后,人们对于婚姻的满意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
尤其在结婚后三年内,人们对于婚姻的满意度下降的比例非常明显。这是因为结婚前,双方都尽量以最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对方面前;而结婚后,双方再也没有掩饰自己缺点的空间,再加上婚姻并非两个人的事情,是事关两个家庭,甚少再加上四个老人的观点和意见进来。于是,婚姻问题,日益暴露。
不过,研究者也发现,当人们回答对于婚姻满意度的问题时,常常受当前或者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影响,比如昨天晚上老公没洗脚就睡觉了,搞得家里臭臭的;或者今天早晨,两个人因为吃什么早餐吵了一架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事情。于是,人们对于答案的认定就更感性,而非理性地思考。由此可知,得出的答案并非客观真实的。
此外,在上一节的共读中,我们也提到了相较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收入较高的人群的幸福感可能会较高一些。当然,这个答案也并非绝对的。我们只是从书中的观点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卡尼曼提到,对于那些认为有钱很重要的人来说,收入对生活的满意度影响更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且能得到有钱的人对生活的明显更为满意;想要却没有钱的人对生活更为不满。同样的道理对于有设定目标的人来说,目标的达到会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因此,当我们考虑我们是否真的幸福的时候,不妨跳出现有的格局,把目光从当下拉长到目前时间段的前后,从整体的角度予以衡量,那么,结果的可信度就高些。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问,干嘛这么纠结“我们是否真的幸福”这个问题呢?幸福不幸福,生活不都要继续过吗?
事实上,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却很大。因为,如果我们对于幸福感的答案不够理性和客观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启动“系统1”对于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我不幸福”这个答案的暗示。
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比如,我们看了一场对方爱看,而自己不爱看的电影时,我们会很不开心,因为我们的心里暗示是“看吧,我就是这么不幸福,连看电影都是他爱看,而不是我爱看的!”
其实,这只不过因为当天放映的电影,都不是我们爱看的,而恰巧有一部是对方爱看的,所以只能看那一场电影而已。类似的偏见引发我们对幸福感的判断产生偏差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当我们把这个关于幸福感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而言之,《思考,快与慢》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让我们认识了诸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因素。“系统1”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它总是善于躲避复杂的思考过程,从而导致我们做出有偏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卡尼曼希望人们明白,只有放慢思考过程启动善于思考的“系统2”,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检验,才能减少偏见和失误。
好了,到现在为止,《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我们就共读到这里了。相信亲爱的书友们对于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者卡尼曼开拓性地将心理学知识引入经济学的分析当中,让我们明白其实理性也没有那么可靠,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过程甚至是自欺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