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8

2019-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碎时光景

#60天精进读书计划*day41#

2019年12月8日

【阅读书籍名称】 《父母效能训练》

【阅读页码】130-174

【我的收获】每一次当父母通过用权力或者权威去强迫、威胁一个孩子做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为自己负责的机会。无论父母的初衷、想法是多么的美好或者正确,都无法令孩子从内心里产生共鸣和接纳。人天生就是一种有反抗因子的生物。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听你的,但是谁都不服谁。父母的权威,总有一天会有用尽的时候,但另一方面,孩子亦需要父母的权威设立界限,让他们内心有安全感,界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但这个“父母接纳的限度”,又不等同于给孩子设立各种条条框框。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第三种—没有输赢的冲突解决方案。

【我的经验】哥哥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睡觉,我希望他多一些休息的时间,以减少第二天的疲劳,但事实上,持续几周孩子都无法9:00准时入睡,之前设立的9:00必须睡着的各种计划完全是个摆设。我试过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睡觉问题,但是结果不是太理想,但我干涉后,又给了他太多的束缚,放学后上完课外课,再完成学校的学习内容,时间必须非常紧凑。家里的长辈觉得我对孩子照顾的不够, 但孩子从来不肯听他们的,要我催催孩子快点。但催促常常让孩子很抵制。要孩子持续三四个小时在学习上本身就比较的心累,除非本身是那种目标感非常强的人才有,拖延只是一种他的对抗方式。后来我和他聊了,“妈妈看到你每天那么晚睡,我很难过,我想你每天多休息一下,我很想去帮助你,可是不知道怎么帮助你。”他听了,然后抱抱我说,“我做的太慢了,我要快一点。”其实孩子内心都懂,只是你告诉他怎么去做的时候,他会无意识的去反驳,而不是爷爷奶奶管不住。

【我的应用】减少“你—信息”输出,增加“我—信息”输出,不要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输赢的现象。

【其他】孩子需要被像一个成人一样尊重,我们对待陌生人都会尊重,但对待孩子常常处于一种施予者的位置,却不自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