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酿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这是朋友过去的旧作,应该和现在的诗歌有所不同吧,我开始不太懂得诗歌,但是很喜欢他写的东西,这就抄了下来几首,今天的这首,说的是打井,就是公社有专业打井队,来村里打井的事。
打井挺简单的,就是一个机器,一个锥体,再加上一个井架。这个锥体就是由高处向下砸,来进行打井的。这个活,村里要派三个人去配合,一个人负责往井里补水,另外两个人负责拉锥。这个说起来挺简单,就是一个井架竖起来,拉上纤。钻机往地下打,就是一个钻头,这个锥体,是空心的,顶部是带刃的往井底上砸,再把砸进去的泥土提出来,就这么把井底的泥土打上来的。
但真要是说清楚了这打井过程,还真挺麻烦的,我因为不专业,说的可能不太准确,但还是说说可能会好点,比不说应该强吧?我试着讲一下,看官,您也仔细看,认真地琢磨琢磨。
就是这个打井的钻头,应该叫锥,它是空心的。在顶部位置,是有一个活动门的。在锥体往下走的时候,这个门就起盖的作用,它本位是关着的。在椎体砸到井里的泥土时,由于巨大的冲击力,会让
泥土挤压进锥体内,这个泥土显然是不会轻易进到椎体里去的,何况还有个铁板门挡着,要想让泥土顺利地被挤压进锥体里,就得把泥土稀释,往井里放水让其变成泥水就方便多了,所以打井的过程,就是把泥土搅拌成泥水的过程,这就要及时不断地向井里补水才行。
当泥水被挤压满时,一提椎体,这个力就会使那个门,就是锥体前部的盖子,在力的作用下滑落到原位,就是等于关上了门,这样锥体里的泥水在上升中就不会流出来。当椎体上升到地面,地上与锥体下稍微错开的一个位置,有一个装置,就是开启锥门的钥匙,一块铁板上面焊接着一根铁棍,在锥体与地面差不多时,这就需要有两个人帮忙,勾住椎体的膀子,强行把锥头对准那个立着的棍子,然后钻机猛地落下,那个椎体上的盖子,就被那个棍子尖顶开,泥水就会放出来,锥一提起来,那个门就又回到了原位,关上了。这三个人就会时不时地重复着上面的这些动作,直到这井打完为止。
下面就是朋友的作品,我后来在八十年代,曾经接触过诗歌,可能应该属于贺庆之风格的吧?记得有《回延安》,《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大作吧,因为不专业,也就稀里糊涂的侃侃,不要介意啊!
散文诗
流不尽的清泉甜水
一九七四年春,公社打井队来村打井,我参加了这一工程,喜看今天,展望前程,百感交集,对景抒情,录下此诗。
墨兰色的天空,繁星密布,银光闪闪,
如洗的明月,傲挂在天空,犹如冰盘。
春风施乐吹来了十里春香,
温暖着一望无际的万顷良田。
雄伟的井架,昂然挺立,直刺蓝天,
尖尖的顶端甩出四根钢缆,
斜堕地面犹如生根一般
钢锥穿过泥土沙层,
欢快的机鸣,在夜空中盘旋,
啊…
祖国大地的春天,乡村原野的夜晚,
大跃进的战歌声,
传遍了分外妖娆的万里河山,
眼前的一切,
多么雄伟,多么壮观
春风送曲,动人心弦,
望着眼前的一切
我仿佛看见了
火红的大寨红旗迎风招展
层层的梯田环绕着巍峨的虎头山,
英雄的大寨人民
凭着一颗红心,两只铁手
艰苦创业夺高产
敢叫日月换新天。
望着眼前的一切,
我仿佛看见了
王铁人迎风挺立,气冲霄汉
背后是井架林立的大庆油田
英雄的大庆工人
高举红旗大步走
穿透地层千万丈
迎来石油滚滚傲苍天。
____
今天!
我们要在这里
剖开泥土透沙岩
引出清泉灌农田
听
铿锵的机声,
象进军的号角,
激励着我们向大地开战
看
清澈的泉水
浇灌着我们的万里河山
望着眼前的一切
我新潮澎湃,热血沸然
憧憬着伟大祖国美好的明天…
奔腾的清泉渠水呀
我愿你
永世长流
把祖国肥沃的土地浇遍
我愿你
浪涛奔放
涤荡着千年的污泥浊水
淀洗出光辉灿烂的新河山
我愿你
欢快明朗
同全国人民一起
为重建社会主义谱新篇…
星光闪,月儿圆
十里春香,万顷良田
流不尽的清泉甜水,
说不尽的万语千言…
这首诗,现在看起来还有些稚嫩,也有些粗糙,但我也没有权利修改,还是还原历史吧,这毕竟也是人家的血汗,咱们不能夺人所爱,是吧?
反正那个时候我还是写不出来这样的东西的。下面还有一首,这也是说打井的,是词,清平乐
四海为家
青春献万花,
穿岩透地是生涯。
丰功传遍天下。
钢锥打入地府,
桅杆刺破青天。
引来清泉甜水,
迎来万紫千红。
下面有一首
对月长叹
淡淡的月光下,春风摧嫩枝,细思生前身后事,茫茫黑夜,寒辉照大地,迎风洒泪时。忆往峥嵘随心返,重记“叹月诗。”
夜深人静,
乡村之夜多么安宁。
北风已不在呼呼叫,
月牙亮盈盈。
夜色是那么迷人,
但我的心中却不平静。
紧聚心中的千言万语呀,
犹如海水翻腾。
一半人生
如慢慢的里程。
旱路是曲折艰难,
水路是波涛汹涌。
一叶小舟
飘荡在茫茫的辽海。
在这无垠的大地,
有谁理解我的心情。
心中的话语,
不愿意向任何人倾吐。
天气虽然寒冷,
但宁愿在风寒中赏月观星。
每当我和月亮在一起的时候
便感到一点轻松。
但我也知道,
月亮照不到人的心灵。
东飘的白云
西去的星。
南飞的大雁,
北来的风。
如今的我呀,
欲向何方?
更不知
何处存幽灵。
咏笔
这枝钢笔,
是我多年的好伴侣
它跟随我七年有余。
现在仍和我在一起。
它去过五湖四海,
南北两极。
它驰骋于地角天涯,
全国各地。
多少寂寞的夜晚,
它伴随着我,
享受着夜色的美丽。
逍遥在灯光里。
多少个凉爽的清晨,
它伴随着我
驱逐困乏和疲劳
吸收新鲜的空气。
它随我的性格,
随我的心意。
我深知它的脾气。
不分一年四季。
即使是冰天雪地的严冬,
它也能流出浓郁的春意。
即使是春光明媚的岁月,
它也会寒风劲吹,大雪纷飞。
它和我一起欢乐,
和我一起忧郁。
多少幽怨徘徊,喜怒哀乐
它组成了篇篇的诗句。
它是我体中的一脉,
它是我手中的武器。
无论到什么时候,
我们绝不分离。
奋斗吧,
我的笔!
唱出我的心声,
为我的一生谱曲。
这以上的东西,都是在七四年我们插队是创作的,到了十月底我们就都返城了,十月二十六号去的单位报到。五十五岁退休,日子是我的生日,也是十月,比上班要十七天。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要是不整理,可能以后就没机会了。现在闲着,就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