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三次月达标测试后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花落尽
家长朋友们,孩子首先是你们自己的,而且永远是你们自己的。
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道理大家都懂。在学校里各位老师都已经竭尽全力帮孩子养习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努力往前拉,往前推。为啥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环境,差距却如此之大呢?
孩子本身的差距不可否认,可是你们想过没有,父母的关注度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据我了解,品德兼优的孩子,背后有坚强有力的父母的支持和关注。相反,孩子各方面表现不好的,大多是父母关注太少。同一个孩子,这个月父母关注多了,这个月成绩就较好,这门功课关注多了,这门功课成绩就好些。把责任完全推给老师和学校,更多的是害了孩子,害了孩子就等于害了自己。
请反思:每天都询问孩子在校表现了吗?孩子哪门功课拉分了?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
孩子的差距,在很多时候是来源于家长的关注度,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请家长朋友们抽出时间来多多关注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初一。还有二十多天就期末考试了,让我们一起助力,让孩子取得优异的升级考试成绩!
我反复琢磨每一个学生的成绩,我发现,我班孩子成绩不均衡的很多,我圈了的都是学生相对弱的学科,大多都集中在语文,历史,政治,这些都是需要用功积累,需要多写多记,这些科目不好,足以说明我班同学懒惰,历史政治提高成绩并不难,课本上的知识点背熟了,会默写了,考试考80多很容易的,我班语文最高分109,历史最高94,政治最高100,生物最高99,英语最高117,数学最高116,请从数据平台上看看自己孩子的成绩,对照反思,定计划,有行动,我相信期末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