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我们洒泪而别
母校是留下我们青春记忆的地方,母校是记录我们真挚友情的地方。
虽然离开母校——河北师范大学已经二十五年多了,可是告别母校的最后一天的记忆,却永生难以忘记。
那年的六月底,整个校园已经被离愁充溢,到处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散伙饭已经吃过,毕业纪念册已经写满,互赠的照片已经装好,只差最后的告别和分手了了。
那时,我和老五两个人和学校的距离差不多,而且都是坐火车。我们约定要最后离开,绝不让一个人孤零零地走。
我们和宿舍的其他兄弟,首先把家在唐山的老三老四送到火车站。在站台上,我们兄弟几个说尽了所有叮咛的话语,直到列车员催促他们两个上车,才拥抱在一起痛哭,泪水模糊了双眼。
目送着火车渐行渐远,我们觉得,这次的转身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不复相见!
回到住了两年的宿舍,我和老五看着老二,老六,老七,先后离开了,空荡荡的宿舍里只剩下了我们两个。我拿起老五平时写书法的毛笔,饱蘸浓墨,在我用了两年的那格衣橱里面,写下了“清风明月”四个大字。字很丑,可我还是想留下一点自己曾经来过的痕迹。
老五写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们相顾无言,泪眼婆娑,心里难受得无以言表。
我们离开位于中院的宿舍,拎着行囊,相伴慢慢走过宿舍楼,开水房,体育场,穿过不算宽阔的裕华路,来到北院,沿着笔直的马路,一路向北直到图书馆楼前,仰望着并不算高大的图书楼,满眼的泪花闪闪烁烁。然后我们慢慢登上图书楼前西南侧的假山,坐在山上的凉亭里面,默默相对。夏天的风轻轻吹着,送来一阵阵微微的花香。我们知道,青春再也回不去了,从此以后,母校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我和老五站起来,离了凉亭,下山,缓缓走出生活了两年的大学校园,来到校门前的6路车站牌前,挤上拥挤的公共汽车,来到火车站。我们相互看了看,满眼泪水遮挡住视线,紧紧拥抱,然后走向各自的候车厅。他向南,我向北。
美丽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