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kifli 会拉响号角的面包,是法国可颂的鼻祖
�kifli(马其顿芝士卷),
绝对可口的一款萌萌面包。
尤其是刚出炉的那一刻,
蛋香芝麻香气扑鼻,
忍不住得想抓一个塞嘴里!
你可以搭配tarator(酸奶黄瓜汤)或shopska salad或一杯茶,
一顿美味让人好心情的早餐就此诞生啦!
1,在温牛奶中加入一勺面粉,加入糖和酵母,搅拌均匀放置10分钟。
2,鸡蛋分离蛋清蛋黄。
3,将酵母奶液、盐、蛋清、橄榄油和面粉倒入面包机中,启动和面功能操作10分钟。
4,将和好的面团放入一个大碗中,盖上湿纱布。
5,将面团碗放入底部放有一碗开水的烤箱中发酵1小时,直到面团变到原来的2倍大。
6,面团放在硅胶垫上揉5分钟,排出面团中的气体。
7,面团分成2份,其中一份放回碗中,继续用布盖好。
8,剩下的面团擀成披萨大小,均匀分成8份,切得时候注意使每一份都是三角形。
9,取1份面团,再次擀薄,在最宽处码上适量羊奶酪,再从最宽处起卷成螺旋状。依次将所有面团进行这样的操作,做成夹羊奶酪的面包卷。
10,烤盘底部和四周都用黄油刷上,码上面包卷。
11,每个面包卷刷上蛋黄液,再撒上芝麻。
12,放入200°预热好的烤箱中,烘烤15分钟,即可。
kifli是一种月牙形的传统欧式酵母发酵面包卷。kifli看着和法式名小吃“可颂”很像,但是不一样的——可颂是用黄油融合面粉,一层一层做酥烘焙而成,有点中国的苏式酥饼的感觉;而kifli步骤则简化得多,它只是简单得将面团卷起,形状上较可颂更细长,口感上更偏扎实。
事实上,这种牛角样式的面包最早出现于奥地利。相传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决定夜袭维也纳,结果却被当地早起的面包师傅们发现。他们及时地向奥地利军队发出警报,以致敌军计划破灭,失败而归。为了纪念这次胜利,王室特许维也纳城的面包师制作一款形状借鉴于奥斯曼国旗中的新月的发酵小面包。于是,kipferl(香酥新月小面包)诞生了,并刮起了一阵潮流。而“kifli”这个词是在1785年才第一次记录,当然也是起源于奥地利,与“Kipfel”,拥有相同的意义。
(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徽,来自网络)
到了18世纪后半期,这种可口的甜酥式面包才由嫁到法国的奥地利公主Marie-Antoinette d’Autriche引进法国贵族圈,被叫作“croissant”。19世纪,可颂面包开始风靡全法。20世纪,法国烘焙师对其进行改良,才出现了现在被大家所熟见的起酥状的牛角包。
由此可见,“kifli”应该是“croissant”的鼻祖哦!嘎嘎!!!
(kifli与可颂的对比图)
曈妈这次做的是马其顿版kifli,在马其顿,应该叫它“кифла”。马其顿的主妇们必备的技能之一——要会做kifli。在节日或者生日,kifli基本是会位于餐桌的中心位置。它有很多种做法,你可以替代得卷肉或刷酸奶,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kifli的最佳食谱。相对而言,曈妈今天分享的应该是最简单的,也可能是最富有马其顿特色,更希望是最美味的!(*^__^*)
出炉后,曈外婆见着,喜欢得紧,感叹道,呀~好可爱的面包啊~
哈哈~可爱你就多吃点哟!
Make something new tonight!
祝你好运!!
The end!See you!
ヾ( ̄▽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