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背后的焦虑
这是习惯吗?孩子为什么总是情不自禁要啃指甲?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瘾。
而成瘾行为最多见的原因,是生活中焦虑的积累。
内在的“焦虑过载”,会使一个人对一些机械重复的行为“上瘾”。
孩子咬指甲,是一个信号——家庭的焦虑,正在传递到孩子身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ccbdb79305b3c768.jpg)
咬指甲是为了缓解内在的痛苦
前一段时间,有个家长领着孩子来看,指甲被啃得只剩下短短一截,参差不齐,有的地方还渗着血,看着都疼呀!
这是习惯吗?孩子为什么总是情不自禁要啃指甲?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瘾”。
而成瘾行为最多见的原因,是生活中的焦虑的积累。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严格,希望孩子考试能拿到全A,升入重点中学……
父母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焦虑影响了孩子。父母自己的焦虑让孩子更焦虑紧张。
孩子更在意的是妈妈的脸色,而不是看作业本。
焦虑带来的刺激伤害,损耗了孩子的自我力量,让孩子精神非常虚弱。
内在的“焦虑过载”,使一个人对一些机械重复的行为“上瘾”。
也就是说,为了缓解内在痛苦,保护虚弱的精神不崩塌,孩子才啃指甲。孩子内心高度恐惧时候,就用啃指甲来缓解对恐惧的注意力。孩子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能缓解难受和痛苦,他就开始频繁啃指甲。
退行行为是为了逃避现实
一般来说,三个月左右的宝宝会吃手,这是宝宝“口欲期”寻求自我安慰的方式,标志着孩子在正常发展。
等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咬指甲的行为自然会消失。
几岁乃至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仍然爱咬指甲,是孩子出现了“退行”:——为了逃避现实,缩进自己的世界里,退回柔弱无力的小婴儿状态。
小婴儿大哭大闹时,重复吮吸动作,就能恢复平静。
孩子吃手指,就是在退回“口欲期”的婴儿状态。
孩子虽然长大了,但“吮吸能带来平静”的体验,已经扎根到潜意识里。
于是,在他感到焦虑时,会下意识重复吃手指、啃指甲的动作。
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时,这一行为能帮助孩子切断对焦虑的感受,缓解焦虑情绪。
这时候的孩子,很难凭意志力和理性来戒掉小动作。
因为引发退行的焦虑源没有消失,孩子也找不到更好的缓解办法,只有不断做小动作,才能心里好受一点。
也就是说,孩子咬指甲的根源,是父母传递了太多的焦虑给孩子。孩子才会用各种不恰当的小动作来疏解情绪。
孩子缓解焦虑的无奈之举
许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性 行为”,比如坐不住、蹭来蹭去、习惯性抽动、吃手指、抖腿擦腿。其中,咬指甲发生率最高,占29.64%。
而孩子的紧张性 行为,往往是因为受到过多、过强的刺激,导致内在压力超限。
亲子关系里,孩子偏离常规的身体信号,其实缓解焦虑的无奈之举。
父母阻止孩子做小动作,见一次唠叨一次,强迫孩子矫正改变,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但没有能够让孩子戒掉小动作,而且孩子的焦虑变本加厉了。
看到孩子身体信号背后的焦虑,就意味着父母该卸下心理负担了。
父母自己可能都没发现,生活中太多焦虑,超过了自己承受范围,压力就会无意识地转移到孩子身上。
例如,是父母自己生活压力很大,却不往自己身上使劲,而是往孩子身上使劲。“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但是又没有勇气提高自己,于是暗暗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
这种“定势”,要求孩子长成固定的形状,养出固定的性格情操,不允许孩子按照自己心意野蛮生长。被过早“定势”的植物,成长会变得后力不足,甚至渐渐枯萎,孩子亦然。
“去枝”,不允许孩子发展学习无关的爱好,不然,父母就要给它剪掉。想让植物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果农要把植物的旁枝剪掉,只留主枝。这对果农来说是好事,可以得到更多利润;但对植物是坏事,因为去枝的植物会长得矮小。
孩子就和植物一样,虽然能结果,考出好成绩,但失去了自己本该长成的形状。比起长得整整齐齐、硕果累累,孩子更想长得枝繁叶茂、无限宽广。
“定势”、“去枝”的根源是父母无力化解焦虑,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小孩尚未发育成熟的身心,就更加难以消化了。
父母自身的焦虑是孩子表象之下的根本原因
父母自身的焦虑,才是藏在表象之下的病因。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转变思维。
父母多取悦自己、放松身心,家里的气氛不再充满张力,孩子也会重新拥有面对现实、勇敢成长的力量。
小动作是在试错,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焦虑缓解方式,自然会告别“上瘾”行为,做一些真正对自己好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2a14d5ec73c04752.jpg)
后记:一个7岁的孩子刚搬离熟悉的家,来到新环境,心里有很多不安需要照顾,但是妈妈那一段时间很低落,他养成了咬下唇的习惯,直到下唇死皮层层、发炎流血。妈妈试过很多方法:劝阻、警告、打手心、给下唇涂万精油……没有任何效果。
后来,妈妈工作顺利了,笑容多了,他还可以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孩子心里的不安慢慢少了。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咬嘴唇了。
记得狗尾巴草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经常会看看我的脸,然后问:妈妈,您不开心吗?我总是很疑惑:没有呀,妈妈没有不开心呢。狗尾巴草会说:我看出来的。
小孩子真的很细心,很会察言观色,会能看到家长的喜悦,家长的不开心。
后来,我自己开心,和先生和谐相处,狗尾巴草也开心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