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之可视化思维
潘顺英 金塔县第二中学
这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第二季 打卡第二十一天
我阅读的书目是:《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之可视化思维读书笔记分享: 由于大脑“内存小”的弱点,我们需要图像来辅助才能达到深度思维的效果。图像的加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犹如低配电脑新加了一根内存条。
《深度思维》之可视化思维《深度思维》之可视化思维
大脑是一个极端复杂而奇妙的东西,很多人——科学家、诗人等——都赞美过它的奥妙。可是我的感叹并不是赞美,而是悲叹,是可惜。人的大脑虽然精妙,但却有一个地方设计的太不合理了,有巨大的缺陷。
让我们以计算机来做个类比。虽然最近几十年的医学和脑科学发现人脑和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有较大差别,但是在一些基础的功能模块上依然有很强的参照性。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性能好不好受到几个核心组件的影响:CPU、内存、显卡、硬盘等。
如果把人的大脑类比成一台计算机,大脑的反应速度、记忆能力都还不错,但是内存却非常低下!内存低的一个表现是人类的短期记忆能力,我们都知道它有多么糟糕,一个普通的11位数的手机号很多人都无法迅速记下来,要重复多次才行。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信息,只能暂时储存4个左右的信息单位。
用短期记忆来定义人脑的内存尚不精确,更精确的定义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暂时性储存部分信息的能力。比如你计算一道较为复杂的数学题,不可能一次性心算完,需要打草稿、在草稿纸上记录一些中间数据,这张草稿纸的大小就相当于你的大脑内存和工作记忆宽度。
如果题目比较复杂,一张草稿纸已经写满了草稿,但是题目才算了一半,那会发生什么?很悲剧,你就无法计算下去了——除非再去拿一张额外的草稿纸。但是大脑并不是草稿纸,想要多少有多少,最常见的情况是,大脑就是被卡住了,这件事做不下去了。你可以想象那种悲哀的心情:这道题我真的会做,但是我没有草稿纸了!
人类的大脑就时常面临这样的窘境,由于人的工作记忆空间非常狭小,很多复杂事物都无法处理。而我们日常需要处理的问题,其复杂程度经常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力范围,该怎么办?
电脑内存不够了,我们可以把电脑拆开,然后加个内存条;大脑的内存不够用,我们没法把大脑打开,但我们可以加一个外部缓存——可视化思维方法。
可视化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包括任务的原始信息、你推演出的临时信息、你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储存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
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数量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开拓自己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只要符合人脑的思维规律,能够提供外部缓存、促进全局思考就可以啦。🤗🤗
《深度思维》之可视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