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论禅(二)
南师论顿悟和渐悟的关系。
中国禅宗从五祖弘忍门下有南北分途。弘忍门下人才济济,其中最著名的是神秀和惠能两人。神秀曾作过弘忍门下的上座。弘忍去世后,他在北方弘法,受到武则天、睿宗和中宗的礼遇,号称“三帝国师”,神秀一系不断壮大,称为“北宗”。惠能本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因偶尔听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去黄梅拜弘忍为师,开始时被派做杂务。有一次,弘忍命各人作偈以试对禅宗理解的深度,准备付以法衣。神秀作一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惠能的体悟较神秀的深刻,故秘密传授法衣给惠能。惠能回到南方,隐居15年之后,在韶州大梵寺说法。惠能提倡“直心是道”、“见性成佛”。他幷不特别强调坐禅这种形式,而强调主体的当下觉悟为解脱的极境。他主张返朴归真,不借他力,念念不忘悟,自觉成佛。弟子法海辑录他的言行为《坛经》,惠能一派称为“南宗”。以往的说法,是说南宗主顿悟,北宗主渐修。后来北宗日趋衰微,南宗则成为禅宗主流。惠能被尊为中国禅宗六祖。从此习禅的人以为禅宗法门不需坐禅修定,只需在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他们把六祖以前的禅法称为祖师禅,六祖倡导的禅法被称为如来禅,并声称祖师禅是主张渐修的,如来禅则是主张顿悟的,把两者对立起来。那些一知半解的学者甚至说顿悟才是中国禅宗的特色。你们找几本讲中国禅宗史的书来看看,几乎都是这样说的。
南老师拨乱反正,他在《禅海蠡测》第5章“证悟知解”里有一段话:“尽一大藏教,统诸修行法门,皆渐法耳。即禅宗祖师,于言下顿悟者,亦由熏修渐积而来。既或素未熏修,如石巩禅师,原为猎人,因见马祖,言下顿悟;又如屠刀放下,立地成佛之诸师等,或为往劫修持,至今缘会,或为悟后起修,渐至成熟,安可认言下即悟之一着子,为超前绝后哉!然则,祖师禅与如来禅,究有何别?曰:凡由博地凡夫起修,乃至渐入圣众,皆如来禅也。纵饶人法两空,而有一毫悟迹未扫,皆不能与入祖师禅之门。“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都是渐修的,即使那些所谓当下顿悟的禅宗祖师也无一不是由渐修而来。即使像原来是猎人的石巩禅师,因见马祖而言下顿悟,包括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禅师,也是好几辈子渐修,时机成熟才豁然开悟的。开悟后再跟从大禅师渐修,方能成道。怎么可以只说他们当时一顿,而对未顿以前,或顿悟以后,一概不论呢?怎么可以由此而说顿悟是一种超前绝后的法门呢?南老师说:祖师禅和如来禅的差别在哪里呢?凡是没有教理基础的凡夫悟后起修,逐渐得道的叫做如来禅。但哪怕他们已经到了人法两空的地步,只要还不彻底洞达法性,就进不了祖师禅之门。言下之意,祖师禅才是真正的禅法。
那么什么是禅宗讲的悟呢?“悟”这个词的本意是有所体会和理解。比如说,水可以解渴,茶是煮熟的水,所以也可以解渴。即使没有喝过茶的人也能悟到这个道理。但这不是禅宗讲的“悟”,只能叫知解。禅宗的“悟“是证悟,比方说一个人渴了,取水而饮,饮完水后就解渴了。此时对水与渴的关系,”理事全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没有问题了,所以叫做“亡言绝虑”,不要再讨论再思考了。此时不但有了认识,而且实际上也不再会起嘴渴的烦恼,这就是禅的功用,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仅嘴上不必再说,心里也不再有渴的念头了。进一步研究水与渴背后的道理,知道生命是由水、火、风、土、空五大组成,缺一不可,那么举一反三,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就是“悟后起用”。在佛学上就是说“既得根本智,复须明诸差别智也。”得道以后,明心见性所获得“赤子之心”就是根本智。但得道以后,并不就是一通百通,不是只要一悟了道,什么都会知道,电机工程也懂了,造原子弹也懂了。这些人世间的各门各类知识,名为“差别智”。不过得到了根本智,学起差别智来会更快学会,可以说能到达一闻千悟。对同一件事,普通人要听一百句话才能懂的,而有了根本智的人,只要听一句话就全懂了。有人说,儒家讲的体会,也就是证悟。南老师明确说,这是错的!体会是指“知行合一,即知而行,即行而知“,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当于佛学上的”行解相应“。证悟则不是由学问知解而得,而是经长期修持而忽然开朗,把握了宇宙万物的本体。南老师称为”顿超之大实验事“。古德说:“参要真参,悟要实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都是教导参禅人要从真实疑情着手,不要以学问知解为标准。如果只是因理解或体会而有心得,那只是理论上的事。大家在书架上看到文人学士说起禅来头头是道,就是这种文字禅、口头禅。这就像画饼充饥,只是空谈。还有一种“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只是行不得,则理仍是理,事仍是事“,一点用处也没有。佛学上叫做”干慧“。智慧却又”干“,就像枯木无根,终为废物,所以必须要有禅定之水来滋润。定慧等持,才能根深叶茂,果熟香浓。
说清楚了禅宗所讲的悟,南老师进一步解释什么叫做顿悟。他说:“真参实悟,必须当人于一切时,一切处,锻炼纯熟,工夫深入,定力已稳,忽地“㘞”的一声,涣然冰释。“这就像抬头看着树枝,顿时看见瓜熟蒂落。“此顿者,顿此之一悟,是谓证悟。“这里“㘞”的一声,就和“一声霹雳顶门开”一样,都是形容词,不能像有些禅师执着的那样,顿悟非要有这种境界不可。南老师说:“所称顿悟证得者,实自渐修而来。顿者,指渐修之最后一刹那也。”这一个“顿”字,或顿悟教理,或顿见空性,最后都需要渐修而后才能圆满。因此,习禅者必须注重修定。
禅门中人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主张先修后悟:如果不做工夫,不依教奉行,纵有所悟,也都是狂见。只要工夫到了,大彻大悟也就水到渠成。第二种是主张修悟同时: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一边修行,一边悟道,这样最后才能事至理圆,修行功夫到了,教理也透彻了,最为稳当。第三种是主张悟后起修。五祖所谓:“不悟本性,修法无益。”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楞严经》所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们生命投胎来的时候,心意识和地、水、火、风四大结合,精神和物质结合,才有了身体。因此,修行也必须从色身入手。道理弄懂了才会顿悟,一下子全明白了。但是功夫是一步步来的,不是道理懂了,色身就可以空了,必须一步步渐修才能达到。至于是先修后悟、修悟同时,还是悟后起修,南老师认为:三说虽有差别,通途是一样的,众生的根器各有不同,知道哪一条途径最适合自己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去争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