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星探社活动专辑读写生成阅读与写作密码

新媒体写作成也读者,败也读者——来自李砍柴的写作经验分享(后附导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233人  水月静读

周四晚上砍柴书院创始人李砍柴老师在头号玩家绿洲群里做了一次有关写作的精彩分享。他为我们重新诠释了以读者为中心写作的"道、法、术”。

写作的“道”:关怀读者,为读者提供价值

文字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关怀的对象是读者

好的文字具有传播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对自己有益,还能使更多的读者获益。只有读者获益,才能促使他们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看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字的价值,释放文字的力量。

写作的“法”:摆正心态,更好地与读者对话交流

写作就是和读者交流的过程。

想象读者就在你面前,他们可能是各个年龄层的人,文化水平不一,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各异。我们需要思考怎么与他们对话交流。像我们平时聊天,会想怎么避免尬聊,怎么寻找共同话题,怎么引起对方的兴趣,怎么引发共鸣,能为对方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了解读者的感受和需求,降维聊天,平等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为此,文字表达要尽量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不是一味地说教。

简单地说,就是说人话、接地气。想读者所想,关切读者关切的,切实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写作的“术”

砍柴老师提到以读者导向的写作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要把握文章脉络,做到节奏明快。

现如今,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文章要成功,一定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相反,如同剧情拖沓、进展缓慢的电影,观众很容易睡着。

二是运用短词短句短断、打磨金句。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读者的耐心和时间是有限的。要想读者不按关闭键,就要在短时内表达到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为此,要删繁去重,精炼文字,打磨金句。

以上两点不难看出,都是围绕着读者进行写作的方法论。由于分享时间有限,砍柴老师还有很多写作干货来不及讲述,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砍柴书院”详细了解。

以上是砍柴老师的一些写作理念的总结,你也许会好奇,他是如何悟“道”的呢?

砍柴老师还为我们娓娓道来,他成功签约出书,实现多年梦想背后的故事。

起初,他从新华社辞职,酷爱文字的他,没有立刻去找工作,而是怀揣着文学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后来他意识到各方面能力还达不到出书的程度。

但生活总得继续。这时机遇悄然来临,新媒体向他敞开了大门,作为传统媒体人的他,并没有拒绝新的可尝试。于是他开启了新媒体领域摸爬滚打的写作生涯。

然而,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上天会考验每一个人,只有懂得反思改进,才能通往理想的大门。

空降到新媒体任主管的李砍柴,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传统媒体做得如鱼得水的自己,竟输给了95后的小伙伴。然而数据说明了一切,是时候来一场自我反思了。

首先审视自己的观念。身为文学硕士的他,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高雅之意,一开始接受不了新媒体的文字。但后来的他分析一些阅读量大的文章,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别人的成功是有理由的。读者易接受,传播度广,读者参与度高,这都是事实。

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总结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这个过程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要怀有空杯心态,清零过去的成绩和经验,接纳陌生的事物。给自己做减法,打破思维的局限,重构认知体系。每一项都是对自我的挑战。

要相信努力可以实现梦想,而且不仅要相信,还要一点一点地做。——李砍柴

慢慢地文章阅读量起来了,还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获得了读者的信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对读者的后台评论如数家珍,每一条都要仔细阅读。这让他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但也更多地感受到了人性向善的力量。

他说,新媒体带给了他很多。不只是解决了财务问题,支撑了他的文学梦,还让他感受到了读者的真诚和渴望,让他更有动力去帮助、启发读者,产生了更多写作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读者塑造了他,他也赋能了读者。读者成就了他,他也回馈了读者。这是双赢的局面,也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读者就是水,写作就是舟。写作,成也读者,败也读者。

制图:水月静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