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亲子营有感——学会“看见”“听见”

2018-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JL万物生
第一期亲子营有感——学会“看见”“听见”

这次冬令营的收获太多,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已经酝酿了两天,表面上看是我付出了很多,还亏了钱,但实质上我是收获最多的一个。

关于合作者

感觉自己太幸运,能够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小莫,这要感谢秋伟的推荐!小莫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也很专业细致的老师,他很注重细节,在没见面时我还以为是个6号,见面后才发现原来是个9号自保,这让我很意外!目前还没见过一个思路如此清晰又如此注重细节的9号,待人很温和,而且很积极,每一个活动讲解的很清晰,让大家一听就能懂,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们都很喜欢他!跟他的交流中,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太赞了!

小莫

关于晚课——分享九型

这次冬令营的主要脉络是围绕着九型开展的,第一个晚上就进行了分组,为最后一晚的篝火晚会做准备,每一组需要出一个九型情景剧,每一组里都有学过九型的组员,更多是没学过的,所以每天晚上都会安排晚课,主要分享九型,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九型,为什么要学习九型,1-9的性格特征(在开营前一晚,我在群里便分享了1-9的性格特征,请大家初步找出自己的型号,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一一讲解,只能讲可能有的型号)…第一晚分享前很忐忑,因为忘记带电脑,没有PPT,加上天气太冷,只能在房间里分享,显得很简陋,而我又很注重环境与形式,这样的状况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害怕搞砸了,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想要尽量做得完美…

晚课时间到了,大家陆续进到我的房间,场地有限,只能席地而坐,看着大家那么紧密地围坐在一起,内心很感动,我怀着歉意跟大家解释了一下实际情况,便开始了分享…没有PPT,我请大家拿出手机,看着微信里的有关链接,在讲各个型号时,我主要用讲实际案例的形式,看到每个人都那么专注地听着,很入神,我越讲越有感觉…

分享九型

第一晚把几个型号的性格特征讲完了,第二晚分享这几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涉及到童年伤痛,这些全部讲完后,所有学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型号,对九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最后,分享了关于临在,大家都理解了什么是临在后,我们一起临在的夕颂,全程禁语,场域明显跟第一晚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回到了自己那里,很宁静,很平和…

成人晚上一起聊九型,早上一起户外临在,孩子们在会场老师带着玩耍,一切都那么美好!

户外临在

在分享九型的过程中,我发现对每个型号的了解更多了,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一直讲下去,之前总会卡壳,依赖PPT ,PPT上的内容讲完了就不知道要讲什么了,这一次脱离了PPT,面对活生生的人来讲,反而可以讲更多的内容。

关于爬“雪山”

第四天白天的主要活动是火山登高,但是由于前些天下了暴雪,山上的雪都还没有融化,石阶上全是结了冰的雪,非常滑,火山变成了雪山,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艰难,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谷,自己一个人走已是很艰难,如果抱着孩子,那就难上加难了!这次营会里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三岁,他没办法自己行走,只好抱着上山,石阶太滑,抱着孩子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这时,所有没带孩子的营员全部站在这对母子身后托着他们通过一个又一个石阶,妈妈紧紧的抱着孩子闭着眼睛慢慢向上挪动的一幕感动的让人泪目…

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在我们最艰难 感觉走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有些手在背后托着我们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托起的希望

最后一天大家分享这一幕时,有一个9号(园里老师)哭着分享,她说:看着上面还有那么多冰阶,本来打算放弃了,就陪多肉妈妈坐在那等你们了,但是听到师怡说“这就是你的人生路,你现在回不了头,下去一样危险,只能勇敢前行!”我们只好向前,看到那么多人在背后托起他们,我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被冰雪覆盖的火山

这次的爬“雪山”相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穿越,这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恐惧的哭泣,最大的孩子也吓得哭起来,汐汐几乎是从头哭到尾,我们成人也非常恐惧,不敢向下看,也不敢分心,相信那个当下每个人都是最临在的,孩子在那么恐惧的时候,身边有父母陪着一起穿越那个恐惧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到达山顶的那一刻,穿越恐惧后的喜悦蔓延在每个人的脸上…

陪她经历恐惧 绝境重生后的喜悦

关于篝火晚会

最后一晚的主要活动是篝火晚会,也叫春节晚会,从来没有见过用打火石生火的情形,那么小小的东西居然能生火,很神奇!

打火石生火

看到小火苗越少越大,还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过年的鞭炮声,让人好激动,我们围着篝火一起跳舞一起唱歌…

火越烧越旺 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篝火慢慢熄灭后,我们回到了室内会场欣赏九型情景剧,从定剧情到定角色到排练,仅仅花了一个多小时!每个人的潜力真是无穷的…

九型情景剧

晚会结束后,回顾晚会的场景,我又忐忑了,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晚会有些随意了,不够正式,音乐也没有搞好,差了一些感觉,怪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

关于分享

最后一天的上午是分享会,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听一听每一个营员的心声,看看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毕竟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期。在阿李分享时,像是给了我当头一棒,他说我没有听到营员的心声,说我太强势太用力,把小莫老师都压下去了…他这样说我很难过很愤怒!感觉他没有看见我的努力与付出,专门看见我的不是,那种“一无是处、我不够好”的钩子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我当下就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且哭了,当下的心声是:我已经很努力了,你怎么还看不见?还要来说我?太委屈了…我很明白这些情绪是我自己的故事,跟阿李没关系,别人听到的是温暖真实,而我听到的是指责冷漠。我看到了自己面对否定的声音的挣扎与狡辩,也看到了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强势”,更看到了自己的心口不一,明明是想让大家说说我的不足,结果真正听到了又那么不敢面对不能接受,还要拼命解释拼命狡辩…多么虚伪的自己!

在这次营会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力求事事完美的一面,我总想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总想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我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也看到了自己对别人的高要求,做不到就生气自责…每一件事都要亲力亲为,就害怕别人做不好,搞得自己筋疲力尽,然后心里又怪别人不够积极主动,实质上是我自己剥夺了别人的积极主动,我就是这样不放过自己不放过别人的…

最后的感悟是,这虽然是个亲子营,但同样可以从中照到自己的很多面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镜子,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镜子,相互照见彼此!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营会过程中可以学会真正的“看见”,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别人…

第一期亲子营有感——学会“看见”“听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