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笔记14

2023-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2016

《4.充分挖掘性格的力量》笔记3

在着力培养当当熊勇敢和洒脱性格的时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爸爸妈妈以身示范,演绎勇敢的行为给孩子看。

(2)经常带当当熊去各种场所游玩,在游玩中鼓励他尝试各种新事物、新玩法,体验各种新鲜的经历。

每次当当熊有了勇敢的表现,我就用他喜爱的方式夸奖他:拥抱他、亲吻她,称赞他的进步!

(3)注意不在语言上对当当熊进行负面的暗示。

在塑造孩子性格的过程中,父母务必先修正自己的个性

孩子性格的养成,并不以父母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主要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

孩子的良好性格,主要来自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只有父母采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理解、多宽容、多鼓励、多表达爱、多信任、多分享、言传身教等等,孩子才能自然而然地养成爱分享、善良、自信、积极向上等积极的性格。

改变自己是很难很难的,可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再难也得改!

古人说,定能生慧。意思是说内心安定,人就会变得更有智慧。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最好办法,是掌握教育之“道”,这个“道”就是:做好自己,顺势而为,让孩子快乐地跟随你,然后超越你!

在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我找到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