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花养草 | 那些女儿教我的英语 | 兔子,鼓,墨鱼
今日天气阴冷,家里四个病号,下午闲来无事,决定在家念书。
鉴于鼻塞咽痛,我热切盼望着俩妞挑的书越简单越好。她俩左挑右拣,最后大花选了本中文的手工劳作书,小花选了本数数的英文书。
我大喜,寻思着给明年上幼儿园的小花补补数字,给一直不爱中文的大花补补博大精深的汉语言。
结果,最后补的是我的英文。
1.大兔子和小兔子
翻开数数英文书,目不识丁的小花看图说话:“a bunny!”(一只兔子!)
兔子是她最喜欢的小动物。我摸摸她的头,“good job! It is a bunny.” (说的对,它是一只兔子。)
“No, it’s not. It’s a rabbit.”大花立马反对。(不,它叫大兔子。)
bunny和rabbit不都是兔子吗?我愣了。
“what is the difference?”(有啥区别?)不懂就问吧。
“bunny is a baby rabbit and rabbit is a grownup.”(bunny是兔娃娃,rabbit是兔大人。)大花讲得倒是挺清楚。
嗯,长知识了。原来没长大的兔子叫bunny,长大了就叫rabbit了。
我和小花都上了一课。
2.鼓
对大花表达谢意后,我们继续。
这次翻到一个“鼓”。“do you have the drum in your school?”(你们学校里有鼓吗?)我问小花。
“Mom, it’s not a drum. It’s a tambourine!”三岁半的小花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妈妈,这个不是敲的鼓,是手拍鼓。)
“Oh yeah. You use a stick to play drum while you use your hand to play tambourine.” 大花瞄了一眼进一步解释。
(是的,你说的鼓得用鼓槌敲,图上那个鼓是用手拍的。)
呃,好吧。我及时更正。“it’s a tambourine.”(那是手拍鼓。)
这俩人才开心的让我继续讲下去。
3.墨鱼和章鱼
我已从懒洋洋的躺着讲,改换成戴好近视眼镜正襟危坐。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这次把我打倒的是墨鱼和章鱼。
看到八个脚的海洋生物,我第一反应就是“octopus”,无他。
可是,人家明明是squid。原来squid是墨鱼,octopus是章鱼,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看它们的头部,前者是三角形的,后者是圆形的。
于是在大花的文字解释和Google的形象说明下,今天的英语课顺利落下帷幕。
大花小花非常满意,不是我故事讲得精彩,而是她们老师当的过瘾。
4.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大家都说育儿就是育自己,深以为然。我们总是爱抱怨孩子占据了我们的自我时间,带孩子体力消耗太大,却忽略了他们带给我们的欢乐,以及我们已经渐渐失去的一些东西。
观察力。
读绘本时,我习惯于把情节讲透,希望他们能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而女儿们却总是纠结在图片上,发现一些我看不到的东西。比如一本书上每一页都会有一只小兔子,她们就会跳过所有情节,只专注于找到每只兔子。
在我眼中没什么的意义的事情,却是她们的最大乐趣。角度不同,感受不同。谁说读绘本一定要知道故事情节,只要能感到快乐就达到了读书的目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是这不如意都是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得来的主观感受。如果换个切入点,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
尽全力。
比如大兔子和小兔子,在我眼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可是孩子不这么想,既然有更好更清晰的表达,那就应该纠正。
成人的世界总是过于匆忙,很多事情已经不再追求最好,只求合格。很多人回顾过去,会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可以...”可是孩子不,他们所作的都是在当下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哪怕因此耽搁了后续事务,也绝不马虎。
不保留。
当孩子们有机会给你当老师的时候,你能感觉到那种热情。恨不得把她知道的所有相关内容都倾囊相授。
在职场上,无论是交接工作,还是师傅带徒弟,各种尔虞我诈不绝于耳。害怕别人学会自己的独门秘诀就会被取代,冷眼旁观他人走弯路。殊不知,教就是最好的学。在教的过程中,提高的是双方。
都说带孩子苦,的确苦。但也有乐,还能学英语,思考做人。与孩子相处的日子其实也就这么一段时间,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