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B:十足亮点下能否摆脱内容平台困境?
最近通过朋友接触到了POB,一个脑力挖矿的问答内容平台。也加入了其知识星球,体验了其最小MVP项目模式下的生态。可以说POB带给了我很多新奇的体验。
本期因是参加POB征文,因此我也不说虚的,只因对于POB我有着几点赞同也有着隐忧,在这里列出来和大家一同探讨,还望不吝赐教。
四点赞同
1、早期问答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积累用户
问答类内容平台对用户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知乎、悟空问答的成功都让我们能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低的准入门槛、高的内容输出回报将使得更多人愿意参与到平台的问答,也就是平台建设中来。
早期基于“区块链”为主题的问答,在普及区块链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为圈外用户搭建了一扇走近区块链的窗户。因此,在区块链向普通大众普及的时候,这一板块将会POB成为有力的武器。
2、IDO和脑力挖矿的token分发模式让生产关系变得灵活。
用户通过完成项目方发布的任务获得token奖励,是一个用户和项目方双赢的过程。用户在不断完成POB任务(如内容合伙人、社区合伙人)的过程中获得token的奖励,为POB早期发展做出贡献;POB项目方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如项目推广、社区建设等工作。而Dapp上线后,持续的IDO和脑力挖矿激励能增加用户的黏性,提高用户的长期活跃率。
3、POB生态脉络清晰
在POB白皮书里,我们可以看到POB前期定位为问答平台。从知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容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脱颖而出一些核心的大V,他们将成为平台的核心用户,手中会握着很高权重的POB代币。那么如何留住这些核心用户,让他们在平台能有持续的发展,能继续保持高效能的内容输出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白皮书内对POB未来的生态做了设想。通过付费咨询、专栏、大V课程、小密圈等形式满足他们增长的需求,同时集合钱包、个人token发行等手段,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满足人们可能存在的需求。
4、最小MVP试验模式亮点十足
POB的最小MVP项目试验模式,真·人工智能的运作亮点和话题感十足。从项目本身来说,最小MVP实验可以在低试错成本高迭代速度的情形下打磨产品,同时,高参与度的试验模式也让项目能够迅速积累起忠诚度极高的核心用户群。他们对于产品的宣传及类似饥饿营销的内测模式能充分挑起用户的好奇心,加深用户的期待感。可以想见,9月15日DAPP上线的时候可能爆发的用户潮。
一点隐忧
在POB的白皮书里,有明确的说到用户的需求其实就两点,“token利益分配”和“产品体验”。由于产品体验是十分感性的东西,Dapp使用感受、token分配等多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产品体验。因此这里也就不多说,就从“token利益分配”探讨我的隐忧。
反人性的激励模式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平台建设的目的。
这一点不仅是针对POB的担忧,是对所有内容平台共同提出的疑问。人性趋利而避害,好安逸而恶劳作,带有token的内容平台初衷是激励为平台生态做出贡献的用户,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也给激励的效果带来了不确定性。
当每个用户持有评价权,而且这一(点赞、评论)行为能够获取收益的时候,人们往往很难保持初心,不以利益为出发而只针对内容本身做评价。
可以说,在token激励下沉淀优质内容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从steemit到币乎、再到币问到Primas,每个平台都对token激励做了许多的尝试,但是无一不败在人性上。
steemit的SP权重、币乎的锁仓权重,两者简单粗暴,都以token锁定量作为主要衡量,最后都沦为了人民币玩家和计算机代码玩家的游乐场。简单的激励方式不管用,那么是不是复杂的模式下就能有效呢?Primas拥有一套极其复杂的激励算法,稀释高token持有玩家权重的HP,防止粉丝抱团刷收益的防抱团模式,最后让Primas变成了日更者的噩梦,小号的天堂。复杂模式下的Primas也未能幸免。
而POB的激励模式下,token锁仓量也是很大的一个权重因素,虽然与之配套的用户的活跃率、问答数量、获赞数量等也会作为权衡,但是本质上还是消除不了前几个内容平台的隐患。最小MVP模式虽然能够以低的试错成本进行快速的更新和迭代,但是许多问题都是投放市场,在用户规模化以后才会显现的。届时市场凶猛,才是对项目最大的考验。
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参与者摒弃利益、以平台的未来发展为己任,甚至在浮躁的逐利场景下,重视优质内容输出、平台建设是一件需要“本心”、依靠良知的事情。当一个项目的激励从经济层面变成了道德层面的东西的时候,无疑就已经和平台建设初衷背道而驰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在传统内容平台能给实现的优质内容沉淀,在区块链内容平台上就这么难?
那是因为出发点上就截然不同。传统内容平台上,不努力生产优质内容就无法从人海中脱颖而出,就没有知识变现的可能。而人们对内容作出评价,也没有token激励,纯粹出于本心,只看“我乐意”或者“我高兴”。
而区块链内容平台上,token创造的初衷是为了让优质的内容获得回报,从token出发的内容激励,却要让用户忘记激励本身而去重视内容,这似乎本就是一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