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要如何实施?
今晚听了桑国元教授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内容,受益匪浅。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块模子印泥巴,千个人儿一个样,这种教育太可怕。21世纪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乌卡时代、元宇宙、人工智能时代,21世纪的人才更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超前的教育方法。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主张通过做项目来开展教和学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针对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合作、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产品。新时代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高度依赖于教师课程教学理念的重构及其教学变革的勇气。项目式学习能够助力教师勇敢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变革。
桑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通过做一个项目来展示它的成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过程吧!
一个项目的产品路线图有八个部分:提出问题-组建团队-项目启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产出成果-成果展示-回顾反馈。第一步:提出问题:今天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制作一个自动浇水的装置?”这个问题很生活化,是一个很值得去研究的问题,学生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点的。
第二步:组建团队:围绕这个问题,就要组建团队,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组,每个组4个人。这4个人按ABBC的能力层次搭配,这样有利于在讨论的时候全体参与进来。团队组建好了,还要给每个人分配任务,4个人当中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汇报分享,其中一个B同学负责整理讨论的问题,另一个B同学帮助C同学一起分问题讨论,在这个团队中,人人有事做,目标是相对明确的。
第三步:项目计划:要制作一个自动浇水装置,就要有一个项目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材料?还要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每个小组需要做什么,这些都要事先筹划好。
第四步:项目启动:各小组讨论一下周末浇水问题,手动浇水很麻烦 ,而且劳动量很大,费体力,效率也不高。
第五步:知识准备:自动浇水装置制作的思路是怎样的呢?第一步,用剪刀将棉签的一侧剪掉。第二步,准备一个塑料瓶,并且装满水,再用工具将瓶盖戳一个小洞。再将刚才剪好的棉签戳进塑料瓶盖的小孔内。第三步,我们准备一根筷子,用胶带将它缠在塑料瓶侧边任何位置就可以了。
第六步:解决问题,产出成果。要设计一个自动浇水装置,各小组要讨论自己见过的浇水装置,头脑里有浇水装置的大概表象后,就可以进行设计图纸了。各小组设计图纸,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图纸最规范,最有效。图纸设计好了,老师在黑板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小组进行设计自动浇水装置。设计完了,再进行测试、修改、完善。
第七步:成果展示。各位同学拿着自己设计的自动浇水装置,向家长展示,汇报项目成果。
第八步:复盘结项。产品出来了,活动即将结束,各小组都要把活动过程进行复盘,大家评价一下自动浇水装置这个产品的质量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接下来要如何进行改进等。
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就是以上八个步骤,项目式学习强调“用以致学”、“做中学”,因此关注作品的创作是项目式学习的又一重要特征。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作品和成果来展示其知识与技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进而提升问题解决、沟通表达、协作学习、创造性思维等能力,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