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那么可怕,为什么爱乐之城和喜欢你都成功了?
对爱情还怀有期待的人,看爱情电影难免战战兢兢。
我永远都忘不了看《失恋三十三天》留下来的巨大阴影。一个正常人,如何因为爱情这个借口变成整天跟人撕心裂肺的智障。而《匆匆那年》最让人回味的,是王菲伤感而有节制的声音。
这首歌,至今在B站被网友们制作出了各种拉配郎的CP MV。男女主角可以换脸,甚至换成男男、女女,画面可以替代,剧情可以更改,唯独各大国产爱情电影的主题曲和片尾曲缠绵不息,任何一种脑洞都可以在这些音乐声中代替电影本身。
一首主题歌或片尾曲,比电影本身更有故事感。
这是国产爱情电影的现实。
《爱乐之城》和《喜欢你》,这两部电影的出现,在这种境况下是一种莫大的惊喜。虽然后者很难与前者相提并论。
往常的电影,中国的爱情几乎被堕胎、小三、不通融的婆婆三座大山长期压制。迫不及待地警告我们,年纪小的时候你需要为喜欢的人堕胎。长大后,就要为爱着的人迎战各方面条件都完美的小三。好不容易趟过这条河,成了家,对岸还有数不尽的家庭闹剧等着你。
就问你怕不怕?
小时候爱看恐怖片寻找刺激,现在可以改看爱情片了。
成年人的恐怖片,就是国产爱情片。
有人说,爱情就像鬼魂。都只听过,但少有人撞过。更悲观的说,爱情只是悲观主义的花朵,是捏造的海市蜃楼。虽然说法都很极端,但也道出了它可遇不可求的本质。
人们需要做梦,尤其在爱情里。爱情片需要造梦,但不是廉价的肥皂泡就可以敷衍了事的。
《爱乐之城》和《喜欢你》的基本内核,就是造梦。
一个是你看着它生成、碎裂,然后变成一块琥珀。分离、痛苦和眼泪等等这些碎裂的姿态,都很精致,只会加剧这份回忆的价值。另一个是从头到尾,让你做梦做得稳稳妥妥,你不用看它被生硬的小三戏码和突如其来的横祸毁掉,而是像嚼颗棉花糖,看着软甜,直至脾胃。
在造梦这个层面上,两部电影的制作者都没有自作聪明。梦是美好的,可以破坏、经历波折,但不容玷污。如果为了强调戏剧性,生搬硬套弄来第三者、分离、因爱生恨等戏码,博取廉价的眼泪,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对感情的一种践踏。
我们需要看到两个陌生的灵魂,沿着各自的轨迹,某一天撞到了一起,并且相伴走一段旅程。始终以真实的面目相处,尊重爱情有因有果,并不需要为了突出爱人的深刻而让人面目狰狞。
在爱情上,每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这是一种期许,也是一种要求。
满足这种要求,才能让人们合理地入梦。
会造梦,造个妥帖的好梦只是开始,真正动人的地方,是看的人自己做梦,也就是脑补。
很多人喜欢让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放在爱情片里,这是很可怕的。就像一个人光膀子走亮路,毫无幻想空间。人们在爱情里都有无穷无尽的表现欲和倾吐欲,但呈现爱情,需要节制。
讲不好故事的爱情片,远不如简简单单一首主题歌讨巧。因为旋律,比画面更富有遐想空间。
《喜欢你》表面上甜得发腻。
人设甜,霸道总裁和小萝莉,光这种套路就甜得不要不要的。
演员甜,金城武长期累积的深情形象,可是很杀伤力的,当初捧着凤梨罐头念念叨叨为爱神伤的样子至今还是大部分老嫩少女的心头好,女主角就不用说了,周冬雨可是笑起来就甜到心尖上的人儿啊。
剧情甜,从头甜到尾,没有讨人厌的小三,也没有缠人的男二号拆局。一个专注吃,一个专注喂,不节外生枝,人物关系单纯。
整部片子,看得你心里甜蜜蜜哒。
但事实上,这是一部非常含蓄的电影。
霸道总裁爱吃又挑剔,小萝莉厨艺精湛又热衷挑战。一个满足吃货欲,一个满足挑战欲。借由食物惺惺相惜,即便最激烈的时候,小萝莉要求直面这份感情时,也同样是用食物。
“你只能吃我做的饭,只能吃一个人的饭。”
要表达占有欲、控制欲这些剧烈的情绪,很多电影都爱撒狗血。但这部电影都用食物统统巧妙地回避了。
食物,本就是意味深远的东西。食色性也,有令人遐想的空间,又能点到即止。桂纶镁和廖凡出演的《白日焰火》,男女主人公确定关系后,出现在小吃店吃包子,长长的镜头,两颗孤魂在热气腾腾的包子旁互相取暖。没有一个上床的镜头,但你分明在这一刻中感觉到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为他们艰难的爱情动容。
这是表达的艺术。
情到深处就要发生质的转变,并不是非得上床不可。《喜欢你》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
两个人脱下防备接受对方,这种心理上的感受,如果不通过亲吻上床还能怎么表达?
导演让他们上演了一场超现实短剧。一起吃着饭,吃着吃着就进入了梦幻世界。被吃鱼的会生气了,屋子里会下雨,两个人可以在街上操控天气,放晴还是下雨,成了一档手控游戏。二人之外的人,看笑话一样看着他们。
这一段单独拎出来,变成一个微电影都很精彩。两个人自成一个小世界,哪容得下外人眼光。这是接纳的终极表现。
很活泼,很意识流,也很点到即止。
至于两个人看完夕阳后,会变成怎样,进入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脑补。
正像我们看到Mia和Sebastian最后的对视,不用统一看法,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对爱情的想象。
比起《喜欢你》,《爱乐之城》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更丰富,它的克制也就显得更高级了。
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艰难过程,除了Mia笑料百出的面试经历,也就在她描述姑妈的小故事中,将残酷的一面微微点破:
我舅妈曾在巴黎住过一段时间
I remember, she used to come home and she'll tell us
记得她每次来我家 就会给我们讲
stories about being abroad and
异乡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I remember that she told us she jumped in the river once,
我记得有一次 她告诉我们 她曾调经大胆跳进过冬天的河水
Barefoot
赤着脚
She smiled,
丝毫不露怯色
Leapt, without looking
纵身一跃
And tumble into the Seine
一头扎进塞纳河
The water was freezing
河水太冰冷
she spent a month sneezing
她打了接下来一个月的喷嚏
but said she would do it, again
但她说 要重来她还会再跳一次
做着白日梦的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个傻子。但这个世界多么需要这些傻子啊。
Mia和Sebastian为了各自梦想放弃对方,这本是个撕心裂肺的抉择。但导演并没有在这上面付诸太多笔墨,反而一晃而过,继续讲起了他们分开后各自追逐梦想的结果。那些本可以狗血发挥的挣扎,藏在酒吧名字里,再遇时突然亮起的双眸里,和只有彼此了解的旋律。
深情,只留下一些蛛丝马迹。那些过剩的表达和美梦编造,全留给了观影者自由脑洞。
很多电影,甚至生活里,不少人实在太喜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比如交代两人感情的深浅,必须找个第三者进来,撕心裂肺撕一场。比如描述相亲场景,必须得先交代18代相亲前任才算内容丰富。
但过剩的倾吐欲并不会让故事格外动人,反而显得细节苍白。
撕心裂肺是需要大场面的,而且一个就够,多了就腻。现代人步调紧凑,过分理性,生活里多得是鸡皮蒜毛,哪有那么多撕心裂肺。
就像泥泞里,每个人都爱仰头看星空,但并不需要星星砸下来。坑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