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倾谈】如果祈祷有用……我在神前已经祈祷很久了
国庆到了,各个庙宇里香火旺盛。
关于香火的道理,是辩证而巧妙的。一方面,菩萨们灵不灵,当然不图您那点儿香火,不然谁的香火多就保佑谁,谁香火少了就活该倒霉?那不就成了收保护费的混混了吗;另一方面,苦海无边、众生皆苦啊!观世音一眼望下去,全世界有一大半都是悲伤彷徨的,在一片哭喊中,您的愿心不强,梦想不够动人,导师怎么能为您转椅子呢?
古代尤其重注祭祀。祭祀,其实就是通过某种仪式,去跟传递愿心、跟鬼神或者先祖对话嘛。
孔子是研究礼制的大宗师。那肯定有爱思考的弟子问呀,这杀一头猪、贡一头羊,三跪九叩,背后是什么逻辑,是什么道理?
孔子说,仪式么只管做,“怪、力、乱、神”的事儿,不谈论。对于鬼神,他提出了“敬而远之”(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是这儿)。
简单说,保持尊敬、又保持距离。
保持尊敬的内涵,论语说得很清楚:
《八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想象你祭奠的对象就在你面前,那就是尊敬。三百年前的太祖爷爷,九万里上的玉帝公公,此刻就端坐在香炉前,你的态度,你的举止,你的心情,不是自然而然地小心、谦卑、恭敬、虔诚吗?找到这个感觉就好。假如没能去亲自参与祭祀,就等于没有祭祀。因为这种亲自面对祭祀对象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啊。
那么,怎么叫保持距离?
《述而》的最后,我们读到了一个切实的例子。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生病了。子路(我们可爱的鲁莽的子路)请求为老师祷告。孔子说,我之前不是教过你们嘛。吾不与祭,如不祭。你难道还能为我祷告吗。子路说,这事儿是有的,我也是读过书的人,你看这本参考文献!孔子笑了,你得了吧,我已经在神前祈祷很久了。
仔细想想,“丘之祷久矣”至少有如下几层内涵。
我在神前祈祷了很久了,我50、60岁了,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
我在神前祈祷了很久了,如果真的有鬼神,那么我的福祸因果,他们早有安排。
我在神前祈祷了很久了,抬头三尺有神明,所以我对待世间的每一件事,都尽可能地恭敬和谨慎,对待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包容、谦让。
我在神前祈祷了很久了,我感谢他们赐给我一生丰富的阅历和坚定的理想。因为阅历,我对生命没有遗憾,因为理想,我对死亡没有恐惧。
孔子不说鬼神是否存在,不说祈祷是否合理,只诉说自己在生命里的平静、勇敢和智慧。
恩。
尼布尔写过一个著名的宁静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God, give me grace to accept with serenity,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the one from the other.
大概如此。
————————————————————————————————————
【论语倾谈】:用新鲜笔调和严肃态度,就论语读论语。长期更新。
正在筹建新栏目【拆书日志】、【语言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