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成长园地

正面管教精华之——36种核心工具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96人  李林1

正面管教“共有16个态度,36个工具,态度是掌握正面管教工具的心理基础,练习和实践正面管教工具,又会加深和内化态度。

两者相辅相成,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正面育儿生活。

1、和孩子高度相同 On the eye level with kid .

当孩子和我们说话时,请先停下来手里的工作,走近孩子,蹲下来和孩子等高,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眼神的交流。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孩子的尊重时,不但孩子的表现更好,注意力关注到想说的内容,而不是"需要关注”的情绪上,而且我们自己说话也会更温柔。这种不命令不说教而是“以身作则”的影响式教育不仅能改善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培养孩子和他人说话时尊重他人的态度。

2、拥抱 Hug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跟孩子说:“我们拥抱一下吧。”如果孩子拒绝或者自己情绪糟糕时,跟孩子说:“妈妈/爸爸也不太高兴,需要你的拥抱。”如果孩子还拒绝,告诉孩子:“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就抱一抱。”

孩子生下来就被我们抱在怀里,拥抱是孩子天然就理解的表达爱的动作,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家长心连心。“拥抱”,不但能帮助孩子的“大脑盖子”合起来,也能帮助我们的“大脑盖子”合起来。

3、和孩子安静地坐在一起 Sitting with kid quietly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放下手里的事情,停止讲道理或者说教,安静地坐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问,可以说:“我只是想和你坐在一起,安静几分钟。”可以把手放在孩子后背、育膀、或头上等,轻轻抚摸。

这时,安静的力量强于任何话语,行大于言,同时也增进了父母和孩子双方的相互尊重。

4、积极暂停 Positive Time-out

a、给自己建立一个让自己觉得舒服,放松的“积极暂停角”,给这个心爱的地方起个名字。告诉家人:“我生气/烦躁/难过的时候,会去***待一会儿,就会感觉好。等我平静下来,就会回来。”

并让家长看到你的使用效果。

b、引导孩子也建立一个这样的积极暂停角,请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布置 、装饰 、并起一个名字,不要点评,完全给孩子自由。如果孩子不想这样做,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到第一步。

c、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用和善的口气问:“记得你的***吗?那里会让你放松、舒服,没有人会打扰你。你要不要去***待一会儿?或者妈妈/爸爸陪你去待一会?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感觉好做得更好。积极暂停能够让我们的”大脑盖子“合起来,冷静下来,让我们的感觉好起来。慢慢地,我们会发现,”积极暂停“变成了习惯,即使没有”暂停角“,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让自己在心里”积极暂停”。

5、特殊时光

安排给自己、和孩子、和家人的特殊时光。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最好每天都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特殊时光。同时通过实践自己的特殊时光和家庭的特殊时光,为孩子言传身教,行大于言。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最好每天都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特殊时光,同时通过实践自己的特殊时光和家庭的特殊时光,为孩子言传身教,行大于言。

“特殊时光”需要时间固定,并提前告知。这样才能达到特殊时光和谐、幸福的效果,而不会因“看情况”的随机,引起未知和不稳定。因定并提前告知,也能促进家里其他成人配合,保证特殊时光的质量,请孩子、家人参与,确定特殊时的内容,给特殊时光起个名字,更能增加特殊时光的参与程度和趣味!

6、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家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现在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能够增强人的思考能力,激发创新。

头脑风暴最大的特点,是不批评、不赞美、不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感到情绪安全,愿意更多思考和分享。

常常和孩子练习头脑风暴的技巧,提出开放式问题,看看孩子有什么答案?耐心地引导孩子思考多个答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越多越好。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有创造力,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家庭气氛也会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和谐。

7、让孩子做家务 Chores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通过让孩子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不但能让孩子学会生活技能,还能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

通过让孩子做家务,不但能让孩子学会生活技能,还能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

1 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一个“家务清单”,和孩子共同选择可行的、孩子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想:他太小了,做不了。2岁的孩子也能找到可以做的家务活。

2 花时间训练孩子,一小步一小步前进。

3 如果出错,关注解决方法而不是指责或放弃。

4 真心让孩子做家务,而不是给孩子“假家务”打发孩子。这样不但无法培养孩子的生活和社会技能,还容易让孩子自卑或不相信别人。

8、 共情

接纳孩子的感觉,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而不是害怕和否认,替孩子说出来。不要修复、解救、或者试图说服孩子放弃她/他的感觉。

当孩子产生负面感觉并因此导致不良行为时,不是先去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和孩子先连接。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和孩子产生连接:“我看得出你觉得很伤心(或其它孩子的感觉).....,是因为妈妈要上班去了(或其它事实原因),要是妈妈能永远陪你就好了(或其它孩子的愿望)。”

这样渐渐帮助孩子发展情绪诚实,在家里创造出情绪安全的环境,不但孩子会觉得安全、有归属感,愿意和家长沟通;也会让孩子了解并学会:我有能力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的内心力量会慢慢强大起来。

9、 手把手训练

我们常常期望自己说一番以后,孩子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事实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少,孩子还是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这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示范,手把手训练孩子,同时和善地给孩子解释每一步的内容,而不是给孩子说教、讲道理。

然后和孩子一起做,指出他的小进步;不要怕孩子犯错;让孩子自己做,在旁边带着鼓励的目光观看;询问孩子是否准备好可以自己做?如果孩子准备好了,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行大于言,我们的行为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孩子就能踏实地学到每一项技能,并且会越学越快,也会渐渐喜欢上学习的过程,享受自己的成功。

10、正面语言

除了说“不要做......”,更要用清楚具体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做......”。用孩子明白的方式,给出清晰的指令。

例如:1 温柔而坚定地牵着孩子的手,将孩子带离电视机,并告诉孩子:“我们一起试试看用积木搭一辆双层汽车吧。” 在厨房里找到孩子能够做的事情,例如擦冰箱门等等。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和孩子的矛盾冲突,还能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和家长的斗争”,转移到正确的行为上,孩子会慢慢形成“正向思维”的习惯。

11、对孩子的行为“照镜子”

客观地告诉孩子你看到的现象,像一面“镜子”那样照出孩子的行为,通常能够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及增强孩子的好行为。

例如:1 “我看到湿毛巾在床上放着”;2 “还有10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我看到画画的东西还在地板上”;3 你的自行车还在外面,看起来马上要下雨了;4 你今天在晚饭前完成了所有作业;5 这次课堂你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6 第三行字写的很工整;等等

12、非语言指令

用非语言指令和孩子交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非语言指令包括:暗号、手势、物品、表情等等。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日常生活中因为命令带来的摩擦和战争,还能使生活更有趣,留下很多美好回忆。

使用非语言指令时,要注意,不是将我们的“不”语言变成非语言指令,而是将我们清晰具体的有效语言变成非语言指令。例如,不是用摆手表示“不可以大声说话”,而是轻柔地摆动双手表示“像清风那样说话”,或做出“六”的手势,表示“6分钟后就可以跟你说话了”等。

用什么暗号、手势、物品、或表情,最好由孩子决定。

13、关键词

没有人喜欢不邀自来的说教,尽量避免给孩子讲道理(即使这是一件我们很擅长的事情),而是使用“提醒”。

提醒时,要有“孩子已经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情,她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的友善态度,试试看只说关键词,例如:“书”(意思可能是“把书放回原处”);“鞋子”(意思可能是“穿上鞋”);“表”(意思可能是“时间到了”)。

关键词代表的意思,根据每家情况不同而决定。不要着急把关键词使用在大事情上面,例如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不想做作业,这时候如果用关键词,反而会显得刺耳。先从容易达成一致的事情开始。Baby Step。

14、 有效选择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是将权力交给孩子的小步骤。例如:“我们该出门了,你想像小兔子一样跳出去,还是像大象一样重重地走出去?”最好加上一句:“你来决定!”

有效选择的关键,是所有选项都孩子和家长双方都能接受。只有一方能够接受的选项,则是无效选择。

这是给孩子权利的开始,也是家长开始练习放手的开始。

15、有限的电子屏幕时间

电视、电子游戏、手机等,都是“高成瘾”(highly addictable)活动,虽然能够很快让孩子安静下来,不打扰大人,但不仅对孩子眼睛、身体不好,也不利于孩子的思想和创造力的发展。

不要把“电子屏幕”当做了“临时保姆”。我们可以给孩子有限的电子屏幕时间:

1 尽量让孩子将电脑放在书房或者客厅等公共空间,而不是自己房间里;

2 就看电视、电子游戏、手机、短信、上网等,和孩子一起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16、选择轮

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要启发孩子的智力,拓宽孩子的思维,关注解决方法,我们就会发现,孩子能想出很多解决方法。引导孩子就一个问题思考,看看孩子能想出多少解决方法。然后将解决方法做成“选择轮”或者“选择扑克牌”或者其他形式。比如,孩子想出了8个方法,就将“轮子”画出八个等份,每个等份上画(写)上一个解决方法。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制作,越多越好。下次再出现这个问题时,问孩子:“去转转你的‘选择轮’好吗?看看转到什么办法?”

通过这个工具,不但能够引导孩子有效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孩子学会:不怕困难和问题,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17、启发式提问

发生挑战或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着急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或者解决方式是什么,而是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励孩子自己思考。尽量使用“什么、哪里、什么时间等针对事实的疑问词。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你当时在哪里?”“他说了什么?”“你怎么想的?”“还有吗?”等等。不要一开始就问“为什么?”,这样会容易让孩子觉得被指责而想要逃避或对抗。

启发式问题越具体、越小越好,这样能能让孩子的思路清晰,更关注解决方法。如果孩子回答“不知道”,家长可以回到“正面语言”、“有效指令”、“选择”等。拥有主动、独立的思考习惯,是孩子将来面对复杂人生的最大财富之一。

18、 惯例表

未知,最容易让人产生担心和恐惧。而稳定、清楚的惯例表,能够让孩子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要做什么?孩子的惯例表尽量由孩子自己决定并制作,家长可以给予孩子引导。多使用选择、启发式提问,而不是命令和告诉。

惯例表形式有很多,可以让孩子自己画,也可以将惯例表内容拍成照片,请孩子按照顺序贴起来,还可以请孩子用相应的东西例如贴纸等代表,由孩子决定。惯例表可以从孩子已经相对有规律的生活内容开始,baby step。让孩子体会到惯例表带来的稳定、清晰、和成就感,感觉好就会做得好。这些事情会定期、重复发生,会给孩子和家人很踏实的安全感。

19、 从错误中恢复的四个R

正面管教不是为了让我们变成“完美家长” -- 永远不对孩子发脾气,“大脑盖子”永远合上 – 正面管教强调我们要有“不完美的勇气”。我们不怕错误,可以用4个R 从错误中恢复:

承认(Recognize):家长意识到自己在错误或问题中的责任;

连接(Re-connect):通过拥抱或其他形式,先和孩子产生连接;

和好(Reconcile):道歉或和解;

解决问题(Resolve):解决问题。

    关键态度

  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完美的,大人也会犯错误,但错误和问题是学习的绝好机会。

技巧

    先联系情感,再纠正行为。4个R中的前3个都是为第4个营造出积极的气氛。要知道,在充满敌意的氛围里面解决问题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20、“我”句式

四十多年前PET创始人托马斯·戈登教授提出了“我”句式。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会对听者形成冒犯或指责。

参考句式为:“我觉得(自己的感受词汇),是因为(引起前面感受的原因或事实),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我希望我们可以(自己的可行的解决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句式中,“自己的感受”和“引起感受的原因”是两个难点。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发生负面情绪时,我们会自然不愿面对或只面对浅层情绪。例如:“我觉得很担心,是因为你的考试成绩差,我希望我们一起找到解决方法。”在这里,“你的成绩差”不是引起“担心”的原因。引起“担心”的是“你的成绩差,可能以后会对你的生活有负面影响,而我很爱你,希望你拥有好的生活。看到你的生活中有负面可能,让我担心。”

因此,“我”句式中,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诚实最为重要,创造情绪安全的沟通环境。这样的表达方式,能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逐渐增强孩子的内心力量。并且通过诚实安全的表达,达到理智平和关注解决方法的目标。

21、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

当我们掌握了共情、我句式、有效倾听、启发式提问等工具后,可以轻松地用“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解决问题:

1 找个双方都情绪平稳的时间和地点,和孩子坐下来:“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________。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

2 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她/他:“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 -- 不强迫,情绪安全。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 听孩子说完后,用“有效倾听”重复孩子的话。

3 听孩子说完,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中的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觉(即“我”句式的前半部分)

4 说完以后感谢孩子:“谢谢你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

5 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困难?”或者使用启发式提问。听孩子说,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议。可点头、微笑、“嗯”等表示听到了。

即使孩子的建议不可行,也写下来,以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也可参与头脑风暴,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建议,家长也可自己提出建议。这时候,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正面语言”,给孩子有限权力的“选择”,都可以使用。

6 共同选择最可行、尊重双方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

7 约定一个时间来回顾,表达感激。

这7个步骤中,包含了情绪安全、温柔和坚定并行、改正行为前先连接感情、关注解决方法、行大于言等很多正面管教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让孩子看到小进步。孩子能够学会倾听、理解、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等很多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

22、描述式鼓励

赞美像糖果,经常使用会让人上瘾;而鼓励则应是主食,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感有利。

我们可以避免空洞的赞美,用具体的描述给孩子鼓励。例如:“我看到你的语文作业按时完成了”、“你连续五天自己收好了玩具”等等。

这样的方式表扬的是事情、过程,能让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绩,而不容易洋洋自得。孩子能够踏实平静地接受,而不会有压力或趋向取悦。还能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看到下一步的方向,而不致迷惘。渐渐地,孩子就能发展出真正的自信。

23、具体的感谢 Specific gratitude

不是只泛泛地说:“谢谢”,而是通过具体描述,让孩子听到、看到感受到我们真诚的感激,例如谢谢你先让爸爸坐下来,谢谢你给奶奶端水,谢谢你把阳台的植物都浇水等等。

这样清晰具体的感谢,不但能够增加和孩子的情感联系,也能让孩子的行为有方向感知道下一次怎么做通过一次次小小的行为得到,具体感谢孩子内在的力量也会慢慢增强。

24、表达对孩子的信任。Express trust and faith。

鼓励孩子的第三个方式是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例如我相信你能做出对自己最好的决定,或者你有能力做到这件事我对你很放心等等。

这样的鼓励方式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真正信任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情绪安全,从小得不到父母信任的孩子成年后,心里容易不成熟,家长的信任,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基础,感觉好做得好,这样的自信去吃,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相同,气质的人,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充实人生。

25、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The 4 steps of winging cooprration。

不论年龄多大,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时,就会深受鼓舞,大脑的盖子很快就可以合起来,进而愿意和他人合作。

家长可以:一认同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怜悯,也不准就二分享自己曾有的类似经历这样会给孩子巨大的新年新感觉三分享自己后来的转变以及对现在情况的想法,只要真诚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这时,孩子会愿意和家长沟通是将错误当成绝好的学习机会和孩子一起关注解决方法。

尊重孩子,同时也尊重自己,并掌握好两者的分寸,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不变成自我为中心,而是只用于表达自己也顾及他人感受不害怕困难。

26、错误目的表Mistaken goal chart

错误目的表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自己的感觉找到孩子挑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帮助我们用温和与坚定并行的方式解决孩子带来的挑战。

错误目的表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家长的感觉和家长行为是关键线索。家长只需在第二列中找到和自己感觉最接近的那一组词通过第三列合适自己的行为就能确定孩子的错误,目的第一例:是过分关注,过分权利,报复还是自暴自弃?然后按图索骥根据第四列、第五列——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进行确认,第六列(孩子的心声)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再根据第七列(家长可以做)的建议,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采取具体行动解决问题。

错误目的表乍看有点复杂,事实上非常容易使用——找准自己的感受即可。只要练习两三次,我们就能书记于心自如运用。

正面管教精华之——36种核心工具
27、有效逻辑结果。Effective logic consequence。

逻辑后果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所谓的逻辑后果,事实上是惩罚的代名词,避免这种行为的一个有效方式,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问题造成的后果上,而是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上。

有效逻辑,结果需要同时满足四个R和一个H:Respectful(相互尊重),Related(相关),Reasonable(合理),Reveal in advance(提前告知)和Helpful(有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有效沟通的方式,而不是指责斥骂,就出现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我们会发现满足是个二合一,各地区的解决方法就是最有效的逻辑,后果也是孩子自己思考和参与制定的解决方法,孩子会非常愿意执行。

28、照顾好自己 Taking care ourselves。

给自己安排特殊时光能够帮助我们的大脑,盖子经常处于何种的状态,当我们感觉好就能做得好,情绪控制、理智思考、启发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等,也会随之顺利容易。

属于自己的特殊时光,也因自己的情况而定,可长可短,不是一下子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而是baby steps,让自己的“炸弹时刻”渐渐减少,“花瓶时刻”渐渐增多,照顾好自己就能照顾好孩子。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看到我们在自己和家庭工作中找到平衡,行大语言,孩子就会通过我们的行为,学会将来独立以后,也能照顾好自己。

29、不过分自责,客观的方式 QTIP:Quit Taking It Personally。

大部分爱是为了相聚,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慢慢放手,而不是将孩子的事情都憋在自己的身上。正面管教中,用q T I P (美国最大棉签品牌名(代表家长不过分,指责、客观的育儿大部分爱是为了相聚,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慢慢放手,而不是将孩子的事情都憋在自己的身上。正面管教中,用QT IP (美国最大棉签品牌名)代表家长不过分,指责、客观的育儿方式:Quit Taking It Personally。

具体为:孩子这么做是他/她自己的事,并不完全于我有关;孩子在探索对他/她来说,生活,人生价值是什么;这对孩子很重要/这对孩子不重要;孩子需要自己找到答案;我信任孩子能够从生活中学到他们需要学到的东西,无论是什么。

我们做好自己,将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就能帮助孩子发展出成功人生的技能和品质。

30、带着爱放手的五个步骤。The 5 steps of letting go。

当我们养成不过分自责,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新方式习惯,“带着爱放手”就会越来越容易。我们可以经常用下面这四个步骤检查自己,找到放手的开始:

1、我对孩子的哪些方面难以“放手”?换句话说,我心里知道我在这些方面“紧紧抓着孩子”。

2、问题

a、我的问题/通常是担心害怕:

b、孩子的问题/通常是他们想要的:

3、我愿意不再想自己的担心而放手吗?(如果不愿意,则不用做接下来的两步)

4、开始放手,我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什么?要小而具体的行为

5、我什么时候做上面的行为?即使有些不舒服,我愿意坚持多长时间?

包括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对孩子放手,有时候会感觉非常惊人,令我们忐忑、担心、恐惧。Baby steps从一点点开始。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带着爱放手,孩子会自然而然开始独立,自律自主,并对自己充满成就感,感觉好就会做得好,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有力量。

31、自然结果 Natural consequences

自然结果是自然发生的情况,没有人为的干涉。

自然结果发生之前,家长要事先提醒:态度和善,但不要唠叨。要给孩子时间、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体会自然结果带来的负面感觉。

自然结果发生后,家长要给孩子同情和理解,例如共情、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给孩子拥抱和情绪安抚的。还要给孩子爱和信任:我相信你能处理。

有两个不要,家长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泼冷水;大人,这时很容易给孩子讲道理或者被,会说:“我告诉过你了吧!”孩子已经从自然结果中体会到难过、失望、受伤、痛苦,感觉,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这样做只能让孩子这些负面感觉更严重,并且会觉得羞辱。同时,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从经历中学习的想法。也不要“救”孩子或者替孩子解决问题:对父母来说,要支持孩子而补救孩子或过分保护、替孩子解决问题,显得非常难以做到。但这正是帮助孩子发展“我很有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通过我们“带着爱放手”,让孩子面对和承担自然结果,孩子就会越来越勇敢坚强,就不能学会理智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通过自己的力量,让生活充实幸福。

32、坚定的语言 Language of being firm.

正面管教推崇温和与坚定并行,“温柔”的重要性在于表达对孩子的尊重,我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体会自己的价值感。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自己和不同情况的健康界限,让孩子体会到稳定清晰,体会到安全感。

坚定的语言体现的是温和也有坚定,有情感连接也有纠正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具体地告诉孩子,我们对他切实可行的希望;清楚具体地告诉孩子有条件的许可;确定孩子明白当时的情况;用启发式提问回答孩子;邀请孩子帮忙合作;给孩子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同时确保传递我们对孩子的爱;并理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就能体会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情况;感受到我们的爱、产生归属感,也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

33、有效跟进 Follow-through

我们和孩子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白孩子可能会不遵守解决方法和最后期限,但我们不会因此“被孩子带走”,而是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并守时。当孩子不遵守协议时,我们可以用语言很少的“有效跟进”:

1 简明具体地重申协议,不要过分陈述和啰嗦

2 孩子拒绝时使用启发式提问:“我们的协议是什么?”

3孩子再拒绝时,保持沉默,使用非话语沟通方式,例如指手表,理解地微笑。拥抱孩子,再指指表

4当孩子勉强实施解决方法时,尽管有时很显然仍不情愿,及时给予孩子具体鼓励。

如果我们发现这样做失败了,很有可能是掉进了以下的四个“陷阱”(原因):1 希望孩子和大人对最重要的事情想法一样;2 陷入批评和评价,而偏离了问题本身;3 没有实现:商定好最后期限和共同同意的解决方法及后果;4 没有保持对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和尊严。

只要我们保持温和与坚定并行的态度,心里充满对孩子的理解和爱,而不是责备、惩罚、或骄纵的念头,孩子就能感受沉默中的温柔和力量,发展出自律、守信的性格。

34、家庭会议 Family meeting

家庭会议分为五个议程:一 对家人致谢,及对上周家庭会议结果的执行表达感激;二 提出议题;三 头脑风暴;四 选择解决方法;五 家庭欢乐时光

家庭会议的第一个和第五个环节,保障家庭会议以“大脑盖子合起来”以及“情感连接”的方式开始及结束。当我们刚开始家庭会议时,尽量选择容易达成一致、容易成功的议题(第二个环节),而不是难度太大、全家意见非常不同的议题。

35、避开社会压力 Avoiding social pressure.

当我们感到社会压力时,使用新方法处理孩子的挑战会显得困难。我们会觉得旁观者希望看到我们完美的、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这就是压力。同时,孩子也会因为同样的压力,而容易表现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或寻找自己的同盟者。这时我们可能不容易保持头脑清醒,容易滑向惩罚,我教中的就习惯。当处于社会压力下,我们可以自己或带着孩子先离开现场,或者用尊重的方式,请他人离开。这样,我们和孩子的大脑盖子都容易合起来,有时间积极暂停,并找到温和与坚定并行的有效方式。

36、出生顺序 Birth Order.

阿德勒的出生顺序理论是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部分。非常普遍的情况是,每个孩子都会将自己和兄弟姐妹作比较,以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在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只有四种方式:一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二竞争,努力比其他孩子更好;3、反叛或报复;4、因为相信自己赢不了而放弃。

排行最大的孩子容易发展出责任心,领导力、独立,也容易庄和、追求完美、挑剔、好手等;排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认为自己有权发脾气,适应能力弱、依赖,也容易上进、体贴、有趣、放松等等;排行中间的孩子,则容易成为椅子、含羞草、过度沉默或喧嚣;也容易周全、灵活、开明。出生顺序体系中也有于以上例外的情况,例如两个孩子性别不同,相差四岁以上等等。

了解出生顺序,是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另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帮助我们增加对自己、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不同出生顺序孩子的特点,创造家庭的归属感,让他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感。

我们成人对孩子有一种领导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发展处理,他们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固的人生基础。而我们需要加强自我学习,通过温和与坚定的态度,通过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正面管教与完美无关,但他会让我们成长,同时孩子也会随着成长。

我们成人对孩子有一种领导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发展处理,他们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固的人生基础。而我们需要加强自我学习,通过温和与坚定的态度,通过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正面管教与完美无关,但他会让我们成长,同时孩子也会随着成长。正面管教的态度和工具每次使用,都会有新收获。我们会发现,随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和孩子的相处更加快乐。而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也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幸福和爱。

总结

正面管教体系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 40年前创建于美国。这边管教课程有针对家长的、针对教师的,针对心理治疗师的,他教大人,怎么有效健康的对待孩子,是针对成人的性格教育。

事实证明,家长们不但从正面管教课堂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解决从孩子睡觉吃饭、作业家务的,鲍鱼家长对抗、轻易放弃等挑战,还能帮助家长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正面管教课堂不是传统的说教,叫醒学习,而是体验式的学习。通过一个个体心理学为基础的体验式活动,让学员直接认知、欣然接受、主动参与、以及练习新知识及能力。学习过程令人兴奋有富有挑战性学员从体验中得到独具个性意义的学习效果和深层的见解。

环节包括:

1、热身及反馈

2、体验式活动

3、工具学习及讨论

4、讲师示范

5、相互运用

6、解决实际问题

本内容基于以下书籍及资料:

正面管教(简 尼尔森)、

Teaching Parents in Positive Way(简 尼尔森  琳 洛特)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甄颖)

What Should Life Mean to You(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孩子:挑战(鲁道夫 德雷克斯)

正面管教 每周一读(汇智有方-正面管教团队)

注:本文由笔者汇智有方上正面管教家长课时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