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经常在教育家的思想里穿梭而行——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今天再次走进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游览目录,细读自己喜欢的篇目,写点自己的感悟。李镇西老师在《我的教育思想历程》中写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
读着李镇西老师的文字,我不时为其教育行动和教育思想所感动和震撼着,李老师说:“决不人云亦云,做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决不因循守旧,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是我那一时期教育的自觉追求。”李老师的更多业余时间都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他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通读了《论语》《孟子》《庄子》,读了《外国教育史》《人格心理学导论》,还读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思想史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读了陶行知和叶圣陶的著作。李老师谦虚地说,他的阅读远远谈不上是精读,还只是浮光掠影的浏览,依然被教育家博大精深而富于中国气派的教育思想所震撼。
李镇西老师就是我们所有一线教师的一束教育的阳光,暖暖的,亮亮的;李老师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榜样力量,这种力量让人充满向往,充满希望,虽不能及,但心怀梦想,就有了方向。
工作在教师岗位的我们,深知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深知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性。可是我们同时又被“忙碌”裹挟着,犹如牢笼一般,紧紧地将我们锁在里面。我们挣扎着为自己争取些许的时间,然而抽取空闲犹如夹缝中求生一般难以挤出,只有深夜和黎明,得以静心,得以空闲,方可在文字里走一走、看一看。
走进教育家,走进教育家的文字,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作为一个教育者,不管自己有没有教育教学的经验,不管自己的经验多么丰富,还是应该经常在教育家的文字里“出出进进”,经常在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里穿梭而行,经常在教育家的理论里“婆娑起舞”。
走进教育家,走进书籍,于我而言,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深入地追问自己,深刻地反思自己。读着教育家的文字,读着他们深邃的教育思想,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源于良知的反思,源于工作和生活的质朴体验。
位卑未敢忘忧教。作为一位普通教师,我们渺小如天地间一颗颗沙砾,我们普通如世间中一粒粒尘土。若干年后,我们如落叶一般化入泥土,归于大地。我们能做的便是,我们认真地活在当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让遇到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因遇见我们而感动幸福,因遇见我们而从此爱上老师,或爱上学习。对于教师,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更是一个深远恒久的目标。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余心言说:“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于我,就是教育写作的圣经,也是一本心灵写诗的圣经,更是教育路上的圣经。读一次有一次的收获,读一次有一次的感悟,读一次就有一次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教育教学,博大精深。我们需要秉持一颗火红之心,全心全意投入到美好教育的修行修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