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阅读中提高孩子的情商
近期,在《得到》订阅了一门课程: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潜力,主理人:周育如,台湾清华大学幼教系主任,长期从事儿童发展研究。
怎样在阅读中发展认知能力,摘抄如下:
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孩子的情商。
主要侧重讲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孩子对各种人际关系的理解,二是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促进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比我们这一代普遍生活条件更好,资源更多,也更聪明。但与此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讲,你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有一种“聪明有余、可爱不足”的感觉。
怎么讲呢?其实仔细分析,主要是很多孩子其实不是很懂得怎么跟自己相处、怎么跟别人相处,然后对人的尊重、理解、同情心、同理心都稍差了点。
尤其是那种父母教育程度很高、从小就很细心栽培孩子的那种家庭,这种状况会比较严重。因为孩子就这么一个,就这么宝贝,所以,大家处处为他想、关心他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父母、祖父母就立刻响应。
这反而让孩子不用去管别人的感受、不用学习如何去跟别人相处。结果,他对人的敏感度因此就变迟钝了。孩子里头的那个原本该有的良善的、温柔的、体贴的心,反而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那么阅读,其实就是你可以跟孩子去讨论很多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其实需要一些小事去体会。
举个例子,孩子最密切的应该是跟妈妈嘛,对不对?日本有个绘本作家,叫做宫西达也,它有一个作品,叫做《最喜欢妈妈》,就很值得推荐。虽然书名叫做《最喜欢妈妈》,但你仔细看,书里的对话非常有趣。
我在做亲子共读研究的时候,邀请孩子跟父母到我们的实验室来,结果大部分来的都是妈妈。我们就拿这本书让他们读,结果就发现这真的是激发母子激烈对话的一本书,非常好玩。
这本书一开始,孩子说:“我啊,最喜欢妈妈了。虽然妈妈常常跟我说,快点起床,别赖床了。”你再听一次,它的反差是这样:“我啊,最喜欢妈妈了”,“虽然”妈妈会这样这样。
好,接下来呢,他说:“但是啊,如果妈妈那时候不要这样子说,妈妈能够紧紧地抱着我,温柔地说,早上好啊,我就会更喜欢妈妈了。”
你看,孩子在表达他的诉求,他很喜欢妈妈,可是妈妈其实做了一个让他不开心的事,对不对?可是,他还是知道“妈妈很爱我啊”。但是,妈妈,如果你用一个更温柔、更好的方式,我会更爱你。很有趣吧!
接下来呢,他又说了:“我啊,最喜欢妈妈了。虽然呢,妈妈会跟我说,赶快把脸洗干净,但是啊,如果妈妈能够笑笑地对我说,脸洗干净之后,就会变得神清气爽喔!我啊,就会更喜欢妈妈了。”
类似这样,这本书把日常生活中,妈妈会怎么做、可是如果怎样、我就会更喜欢妈妈了,这种心情很有趣地呈现出来。
然后,在讲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实验室里的那些妈妈都觉得好受伤。你看,我这样掏心挖肺地对你,你这个不孝子,还要抱怨!对不对?
但是到最后面,它有个很有趣的转折,就是当这个妈妈终于结束了一天的疲累,她就跟孩子说:“孩子啊,你最喜欢妈妈,妈妈其实也最喜欢你了。虽然你……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哇!妈妈绝地大反攻,把孩子的各种罪状狠狠地数落了一顿。然后,妈妈又说了:“可是不管怎样,你还是我最爱的宝贝。”很有意思吧!
在这个对谈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妈妈跟孩子彼此之间,都有机会反刍跟思考自己平常的行为,这是孩子对他生命中第一个最紧密的、最密切的人际关系的重新思考。
好,当你跟孩子读像这样的书的时候,你就可以跟孩子去谈,“亲爱的孩子,我最喜欢你了,虽然怎样怎样”。“虽然”这两个字很重要对不对,但“虽然”之后,你千万不要只有“虽然”,只有“虽然”你就是在否定他。
重要的是,“虽然”之后,你要讲,其实我想要的是这样,如果这样,你就更体贴了我的心,你就会更好。
你有没有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人际之间的协商,是个找到更佳的解决策略、更佳的相处之道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跟妈妈可以如此,跟爸爸、跟其他家人都可以这样对话。
除了跟妈妈的关系、跟家人的关系之外,孩子就会往外发展了,他开始会去上学了。
我要介绍一套书,叫“十二生肖幼儿成长绘本”。内容大概就是有一个小朋友去上幼儿园,他以为我可以这样做、可以那么做,结果呢,就行不通。行不通怎么办,他会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
这套书很可贵的地方是,它里面完全没有什么指责的意思,它就是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容易遇到的各种事情,像是我怎么跟人家相处、我怎么玩玩具、我怎么交朋友。
然后当我遇到这个状况,我用我以为可以解决的方式去做的时候,啊,不行!然后换个方式之后发现,喔,原来我可以这样做,喔,原来我可以那样做。
像这样的书,某个程度上,是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以及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是很好的学习用书。
现在有很多孩子包着尿布就去上小小班了,这些这么年幼的孩子,他在家里人际互动那么有限,现在要直接去面对这么多的小朋友,对他来说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过程。
那他要怎么样去体会到我如何在一个团体中跟人相处、我遇到困难要怎么去解决。我觉得陪孩子读像这样的书,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谈和教导。
尤其是孩子刚入幼儿园的时候,你真要好好陪他读这样的书。阅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助他解决很多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帮他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说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我还要特别讲讲情绪管理方面的书。
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功课,而且研究发现,华人父母很爱做道德教诲,但比较少地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和表达。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至于上了学就是没办法跟自己、跟他人相处。
这是很基础,也很重要的部分,值得爸爸妈妈们多留意。
这里有一套很出名的情绪绘本,叫做“我的感觉系列”。这套书是心理学家写的,所以你会发现它的文学性好像没有那么高,但是它写得很精准,而且是从情绪发展的取向来写的。
它的每一本书都是孩子会有的某种情绪,比如其中一本是《我好难过》,书中的主角小兔子会说:
“当没有人要跟我玩的时候,我好难过;当我想念妈妈的时候,我好难过;当我这样那样的时候,我好难过……”
所以读到这里,孩子就可以理解到说,喔,我现在这种感受,这种情绪,它的名称叫做“难过”,而且相同的情绪可能是很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接下来,这本书就会出现第二种结构,它开始描述难过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例如它会描述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
描述完之后,就出现第三种结构,它句子变成:“当我难过的时候,我可以找人说说话,我可以找妈妈抱抱,我可以出去玩,我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这就是在找解决方法了,它就在教孩子各种处理情绪的策略。
所以,这套书讲出了情绪发展的三个层面,包括情绪的表达、情绪的理解和情绪的调节,也就是什么场景会导致这个情绪,这个情绪有什么反应,最后是当你有这个情绪的时候,你要怎么去做调节。我觉得这是对孩子情绪学习很好的一套书。
另外,我也很建议父母可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结合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有过的情绪,多去跟他们讨论、对谈。
比如你可以问孩子说“你最近有没有难过的时候啊?是因为什么呢?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以后再难过的时候,你还可以怎么做呢?”等等。像这样的对谈,会非常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现如今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到了后来遇到的最大困扰不是事,而是人。
所以,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就能对人际关系和情绪有很好的理解和学习,学会怎样和人相处、去同理、去协商,去找出解决办法,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生受用。
课程小结
前四讲,我按照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也就是翻书期、图片期、故事期和文字期,分别给你介绍了每个阶段孩子的阅读表现和能力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你应该怎样有技巧、有重点地跟孩子共读绘本。
再提醒一次,给孩子读多少个故事并不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应该是一步一步地把阅读能力传授给他们,最终实现让他们自己独立阅读。
后面三讲,我分别用具体的绘本书目,给你示范了怎样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情商。虽然我们说亲子共读的核心目的,是帮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但始终,阅读是一项综合活动,对孩子的能力提升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