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通俗演义

【语文通俗演义】再说孟子不讲逻辑——语言的跳跃性

2021-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耘心

八年级上《孟子三章》里的辩论逻辑,有许多地方仔细思考起来都觉得不通,前后语句的逻辑衔接非常生硬,给人的感觉是孟子说话,中间会动不动丢几个句子,我曾怀疑是不是后人传抄时候抄漏了,或者是孟子弟子当时在记录老师语录的时候,打字速度太慢没跟上,漏掉了句子,毕竟按孟子那小火爆脾气,他老人家说话语速一定是很快很激动的,当时电脑也不发达,要用小刀在竹片上刻着才能记录,敲键盘的速度怎么也跟不上老师骂人的速度啊。

比如说: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核心句与前面是不是明显没有逻辑关联,明显感觉依前面的三个“不以”来推应该有一句“当以......”怎么可能突然就跳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上呢?这里完全应该加一句“当以人和也,人和者,道也”。这样一来是不是顺溜多了: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而当以人和也,人和者,道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的语言,跳跃了。或许是,大家都懂,我就不啰嗦了。是不是说话语境太熟,不需要那么连贯而听的人也不觉得有违和之感呢?

再比如说: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一段里至少有两处语言跳跃、丢漏句子的现象:

其一:孟子面对景春列举的张仪之流说是大丈夫的观点很是不认同,于是反驳:“我呸!你这怎么能是大丈夫呢?你没学过礼吗,你成年仪式上你爸没教过你吗?”然后,然后话题就转了,接着竟然直接转到了“女子之嫁”上,显然是孟子要打比喻做比较了,可是我们却全然地玩不转了,这话明明还没说完呢,怎么就转到女子出嫁上了呢?你要是转也得说一声,做个衔接吧?你会发现孟子从来不做逻辑衔接,好像他老人家不屑于这种废话。便我们总觉得少了句话,“父命之”后面应该有“父命”的内容:男子成年了,要有自己的志向和节操啊!——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汝今及冠,当立大志也,切不可学女子也。这样再接着举出反面例子: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样是不是通顺多了呢?

即: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汝今及冠,当立大志也,切不可学女子也;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其二:在孟子举出反例“妾妇之道”以明景春所举之人非真大丈夫,之后自然就要说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丈夫了,但此处句子衔接又给人一种不连贯的感觉: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之后是不是应当有一句过渡:“而真大丈夫者,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先明确大丈夫的原则,再强调要坚守,最后面对种种诱惑、压力更要坚定,这才是大丈夫。

还有一例: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一句中,显然在“而后喻”处与后面“入则....”极不连贯,中间少了一句:而后举于朝。即,一个人在受过种种困苦奋发之后,被人了解,被人了解后,被举到朝廷,从而担当国家大任。这样正好论证了“磨难真好、感谢磨难”这个主题——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满腹才华!

显然加上一句还不行,因为和下一句怎么都联系不到一起,语言又跳跃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显然,孟子话题又转了,前面整个谈的是个人的成长问题,而这一句一下子转到了国家问题,即由个人类推到国家。一个人要经受磨难才能成长,才能得大任,那么一个国家呢?也要经历磨难才行啊,国家太顺了也会完的!(孟子的这个逻辑好感人啊)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辅助治国的贤士,外部要是没有实力差不多的国家作外患侵扰,一般都不行。

话说回来就是:一个国家内部要有能人贤士辅助,外部要有实力差不多外患侵扰,这样国家才会发展得更好。

可是我们来叫真一下:孟子你这话不对吧,按你这逻辑,感谢磨难,不应该是国家内无能人贤士、外有敌国外患,这样内忧外患,不是更有利于国家么???

冒犯了!

语言的跳跃性,应当是古人常见的语言现象,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常常是一大阻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