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2021-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美丽selina
小的时候,我们被教育追求高分,高成就。于是,只有高分,高成就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这两年学习成长,越来越开始专注那些生活中的小事带来的小确幸。
和朋友喝上一款好茶,给孩子做一顿美味的饭菜,买菜现在居然也成了我喜欢的事情了(原来会觉得好耽误时间),收拾屋子,做瑜伽,看书,码子,跟孩子一起跳绳。吃饭的时候听孩子讲她学校的事情,走路晒太阳,可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如此之多。
我也希望培养孩子们生活中细小的快乐。这需要培养吗?他们本来就生活在这些细小的快乐中。随时都可以HAPPY或sad .只是家长别用自己的认知限制孩子,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学习的重要性大于一切。 小的时候我老爸就让我学习好,家务不要做。导致我到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做饭,家务。跟同学相比,不擅长做饭的我,好惭愧。 少了很多的乐趣。整个人好单调。 我想培养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一种新技能的快乐。比如跳绳,做饭,刷碗,打扫卫生,教弟弟妹妹。交到一个新朋友。
我发现和人交往,如果没有共同的兴趣或是感兴趣的话题,聊起来其实很尬的。上周末等俩孩子上画画课,期间跟一个家长聊天,从开头我手里看的肯威尔伯的书,开始聊起,看书偏好,喜欢什么样的书,然后聊到瑜伽,我练坤达里尼瑜伽,她练哈他,聊到健身,舞蹈,她喜欢拉丁舞,还考了拉丁舞教师证,我想学习肚皮舞,有开始探讨这些舞蹈对身体,情绪女性气质的影响,聊到理财,七分钟理财罗元裳,聊到断舍离,买房子,以及内心的空洞是多少房子都填不满的。以及不时的焦虑。 整个过程很自然。我有注意自己不再过多谈论自己,,而是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及时给予赞美。这聊天舒服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