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蚂蚁之眼做教研(20190919)

2019-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孟小军

教育研究如同使用眼睛在观察世界,佐藤学用“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三种比喻来形容教育研究的三个不同视角。

“飞鸟之眼”虽高瞻远瞩却浮光掠影,自由自在却观察并不集中,视野开阔却看的并不清晰,代表了那种远离教育实践现场的纯理论研究。“蜻蜓之眼”虽视角下移却蜻蜓点水,接近地气却难免浮光掠影,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领域中观层面的应用研究。“蚂蚁之眼”虽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熟悉泥土,能精心改变脚下土地,代表了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研究。用“蚂蚁之眼”研究教育,研究者首先要站在教师的立场去体验,深入学校和课堂,与教师共同生活,了解他们的苦乐,了解孩子们真正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和家长各自的苦衷。教师工作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作为研究对象,让研究深值于教育实践的沃土之中,更加接地气,更加被学校和广大教师接受和支持,让研究真正对学校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种研究其实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校本研修。

这三种眼睛都是教育研究的必要视角,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缺陷。作为教育研究集大成者的佐藤先生,他在研究视角的选择和转换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有“飞鸟之眼”,但并不醉心于做飞鸟;他有“蜻蜓之眼”,但并不热衷于做蜻蜓;他更喜欢用“蚂蚁之眼”开展研究,让自己时刻保持着蚂蚁一样的草根性。他扎根于土壤,思想却在自由高飞。他常年不知疲倦的奔波于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走进每一位老师的课堂,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学习过程。他是一位倾听者——认真的倾听老师的心声,倾听儿童的话语,倾听课堂上每一种微妙的声响。他沉浸其中,以一种蚂蚁对待泥土的专注精神去感受去聆听。他也是一位对话者——他与老师交流的时候都是以课堂上儿童所展现出的学习状态为中心,分享着他所看到的学生们的故事,讨论着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内涵。他能换位思考,真心尊重每一位老师的教学,从不以教育专家自居。

作为中小学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该更多的选择用“蚂蚁之眼”开展“校本研修”和“行动研究”。我认为,用蚂蚁之眼研究,不单单是一个方法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对教育的态度和情怀问题。佐藤学正是因为有满腔的热情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加之拥有独特的视角,才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是要以热爱之心对待生活。作为教师要喜欢自己的职业,喜欢学校,享受教学,享受职业幸福。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从事的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像佐藤学一样醉心于教学研究。

二是要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生命,静待每一朵花开。博爱的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孩子,真诚的包容的欣赏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有价值的存在,有成就的参与,有快乐的体验,有成功的幸福。只有拥有这样的学生观,才能像佐藤学先生一样用心用情去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展开研究。

三是要以享受之心对待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阵地,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场所,是师生生命互动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教师对待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拥有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只有热爱课堂热爱教学的教师,才能算是真正的好老师,也才能像佐藤学先生一样,痴迷于课堂,醉心于研究。

四是要以悦纳之心对待同事。同事既是教师工作中的战友,又是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像同事学习,与同事一同成长是学共体的基本理念。每一名教师都要从自我封闭的个人小圈子里走出来,开放自己的课堂,参与课例研讨,分享自己的课堂观察结果。像佐藤学先生一样,以课会友,在和同事交流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把目光聚焦到课堂,把焦点对准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的倾听,真诚的对话。用蚂蚁之眼观察 ,用心聆听思考,用情感受体会。唯有这样,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步入“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的健康发展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